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文)电 磁 炉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和便宜的能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得到广泛的使用.利用电能的炊具有电炉、电饭锅、电水壶、电烤箱、微波炉、电磁炉(如图)等.它们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电炉、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在电炉丝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效率较低;微波炉利用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辐射能,微波辐射引起食物内部的水分子振动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效率较高但用途较少;而电磁炉作为高效安全而用途广泛的厨房家电广泛走进人们的生活.

电磁灶是现代家庭烹饪食物的先进电子炊具,使用非常方便,可用来进行煮、炸、煎、蒸、炒等各种烹调操作.并且有效率高、体积小、无明火、无烟尘、重量轻、噪音小、省电节能、不污染环境、安全卫生的特点,烹饪时加热均匀、能较好地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和营养素,是实现厨房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新型电子炊具.电磁灶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左右.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所吸收,不会泄漏,对人体健康绝对无危害.

实用电磁炉时,锅具一般要求是铁磁性的材料,如铁锅,不锈钢锅,搪瓷锅.因为锅具要接受电磁炉的磁力线切割,所以,要求锅底是平的.又因为锅底的大小会影响磁力线的强弱,进而影响到电磁炉内部控制电路的取样值,所以,对锅底的大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就目前来说,只要符合上述对锅具的要求,大多电磁炉的锅都能通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使用电磁炉加热食物时,电磁炉加热食物过程中消耗电能转化为________;

(2)电磁炉采用感应电流(涡流)的加热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把铁锅放在炉面上时,在铁锅底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它具有升温快、效率高、体积小、安全性好等优点.下列关于电磁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电磁炉面板可采用陶瓷材料,发热部分为铁锅底部

B.电磁炉可以用陶瓷器皿作为锅具对食品加热

C.可以通过改变电子线路的频率来改变电磁炉的功率

D.电磁炉面板可采用金属材料,通过面板发热加热锅内食品

(3)写出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2个物理知识______(只写名称不写内容例如:电流的磁效应)

内能 AC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1)由于锅体产生电流,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热量,所以热量是由锅传给炉,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2)电磁炉的上表面如果用金属材料制成,使用电磁炉时,上表面材料发生电磁感应要损失电能,电磁炉面板要用绝缘材料制作,发热部分为铁锅底部,故A正确,故B错误;锅体中涡流的强弱与磁场变化的频率有关,故C正确;电磁炉产生变化的电磁场,导致加热锅底出现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电压是电路中产生______的原因,电压是由______提供的,在电路正常工作时,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______。

电流 电源 电能 【解析】电器工作时,电源提供电压,电压产生电流,从而电器能正常工作.电源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供电器正常工作. 答:电流,电源,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 .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选填“大”或“小”).

小华(图1);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控制变量);大. 【解析】【解析】 图1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符合要求;B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在图1中,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即此时的像距变大,故像会变大,故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 故答案为:小华(图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移动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等大的像,现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焦点5cm处时,烛焰所成的像(  )

A. 一定是放大的像 B. 一定是倒立的像 C. 可能是缩小的像 D. 一定是正立的像

A 【解析】已知当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所以应满足2f>v>f,,即2f>20cm>f,因此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B 【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有图像可知AC选项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直线,所以为晶体。而沥青是非晶体,所以AC排除,D选项是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所以也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________ 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早在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________ 就预言了它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 环节。

电磁波 麦克斯韦 猜想 【解析】电磁波产生的条件:迅速变化的电流的周围会产生电磁波,所以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科学探究的环节是: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B. 频率越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D. 光不是电磁波

C 【解析】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是:c=λf,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定值(c=3×108 m/s),波长和频率成反比,且光属于电磁波,故只有C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作图题

右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析】因为反射光线在水中,所以入射光线也在水中,并且反射角跟入射角相等,因为入射光线在水中,所以折射光线在空气中,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2年6月16日下午18点37分,是一个让整个民族情绪激昂的时刻,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成功飞天,它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的火箭燃料主要是液态氢,是由氢气通过__________方式液化而得到的。这是由于氢气的液化温度较低,不易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

压缩气体的体积(加压) 降低温度(降温) 【解析】解答: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由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由于氢气的液化温度较低,不易通过降低温度(降温)的方法得到。所以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的液态氢,是由氢气通过压缩气体的体积(加压)方式液化而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