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根据图5-3-10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5-3-11所示的实物图.

   

图5-3-10               图5-3-11

答案:
解析:

解析:如图5-3-12所示:

图5-3-1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30、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l )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1
2
5
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
射出仰角
一定时,物体抛出
速度
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 )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2
3
4
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
45°
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阜宁县模拟)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ν(m/s)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l)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1
1
2
2
5
5
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
射出仰角θ
射出仰角θ
一定时,物体抛出
速度
速度
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2
2
3
3
4
4
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
45°
45°
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红忽然想到物体抛出的距离是否会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呢?请你帮小红设计一个方案进行探究.你的方案是
保持射出仰角和射出速度不变,多次改变射出点高度射出,测出每次射出的距离
保持射出仰角和射出速度不变,多次改变射出点高度射出,测出每次射出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 1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力臂
力臂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
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5
(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1
1
N.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B
B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3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4
4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4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6)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某处,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如图5所示.现将大树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图5可判断GA
GB(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写出一点即可)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亮点
亮点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10cm
10cm
(填“5cm”或“10cm”);小明则将二极管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
5
5
cm,判断的依据是
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10倍焦距外)时,所成的像,在焦点附近
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10倍焦距外)时,所成的像,在焦点附近

(3)他们又找了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
越大
越大
;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越大
越大
(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小雪将二极管、凸透镜和光屏调到上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放大
放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但小捷将二极管和透镜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
u≤f
u≤f
(写出一个即可).
次数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8 17.5
3 10 2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