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成语,说法正确的有(  )
①“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②“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现象;③“凿壁借光”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④“井底之蛙”是光的反射现象;⑤“立竿见影”是光的折射现象;⑥“囊萤照读”中的“萤火虫”是光源.
A.2个B.3个C.4个D.5个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的实例还有:筷子变折、池水变浅、彩虹、海市蜃楼等等.
(4)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 解:①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①正确;
②“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②正确;
③“凿壁借光”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③正确;
④“井底之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④错误;
⑤“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⑤错误;
⑥“囊萤照读”中的“萤火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⑥正确.
故①②③⑥四个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已知C<C,则(  )
A.热从铁块传到铝块B.热从铝块传到铁块
C.它们之间无热传递发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装浓盐水的烧杯放在水平面上,若向烧杯内加入少量的清水(末溢出),则(  )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运动员离开蹦床向上运动一定高度又落到蹦床上,不计空气阻力,如图A位置为刚刚接触蹦床的图片,B位置为跳床发生最大形变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最大
B.在最高点,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C.运动员从A位置到B位置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可以继续上升向上运动是因为蹦床对人不断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钩码完全相同,个数不限)

(1)在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3个钩码.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变大,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会变小.
(4)若保持左侧在A点悬挂2个钩码不变.某同学依次在O点右侧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处悬挂相应的钩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算出相应钩码的个数,并将对应的数据在坐标纸图丙描点,绘出钩码个数与力臂格数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①第1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第2次木块受到的拉力;②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③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④第1次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第2次拉力做功的功率.
A.只有①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④D.只有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同种电荷(同种/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摩擦起电.如图乙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汽车轮胎上刻上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轿车配置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轿车上部大都采用弧状流线型设计,当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大于/等于/小于)车子本身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图可知物体浸入液体前后,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了0.2N,为了使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更明显,他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加液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