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甲同学用20 min,乙同学用25 min,甲的体重是乙的1.5倍,则甲、乙的登山功率之比为_______.

15∶8 【解析】甲、乙两同学登山,是克服重力在做功。所以他们做功的计算式是:W=Gh,因为甲、乙两同学都登到山顶,h相同,甲的体重是乙的1.5倍,则甲、乙两同学体重之比 =,即W甲:W乙=3:2,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 =; =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2电生磁同步测试1 题型:单选题

如图8所示,按小磁针的指向标注的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源的正负极均正确的是

A.

B.

C.

D.

C 【解析】在A图中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可以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进电流,从右端出电流,右端是电源的正极,左端是负极,故A错误; 在B图中根据小磁针,知道螺线管上端为S极,下端是N极,故B错误; 在C图中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恒定不变,R1=5?,R2=10?,开关闭合后,通过R1的电流为 A,R2两端的电压为 _____V;若R1、R2并联后仍接在该电源两端,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I1:I2= _____ 。

4 2:1 【解析】电源电压U=6V恒定不变,R1=5?,R2=10?,开关闭合后,通过R1的电流I=I1===0.4A,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U2=IR2=0.4A10?=4V, 当两电阻并联后仍接在该电源两端时通过的电流之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2 题型:填空题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扬子江》一诗中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磁针石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它的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____方。

地磁场 南 【解析】解答: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方。它的北极指向地磁体的南极,即指向地球的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课时训练题(有答案)11.2功率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

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____?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____?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____? 

9km 360000J 200w 【解析】(1)跑步的路程s=vt=5m/s×30×60s=9000m.(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W=Fs=40N×9000m=360000J=3.6×105J.(3)他做功的功率是:P2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课时训练题(有答案)11.2功率 题型:填空题

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W1_____W2  P 1______P2 (选填“<”“=”或“>”)。  

 

> > 【解析】由题知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身高160cm的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身高180cm的运动员比身高160cm的运动员高,∴根据W=Gh可知,W1>W2;∵两运动员举起杠铃的时间相同,∴根据P=可知,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课时训练题(有答案)11.2功率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个学生质量之比是3∶2,登上同一座山的时间之比是2∶3,那么甲、乙二人登山时的功率为

A. 1∶1 B. 2∶3 C. 3∶2 D. 9∶4

D 【解析】甲、乙两个学生做功之比 = = =,甲、乙二人登山时的功率之比为×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般开关和用电器是_______联的。要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这几个用电器必须______联。

串 并 【解析】开关和用电器总是串联的;要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这几个用电器必须并联。 故答案为:串;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固体 【解析】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较快,在气体中传播的较慢,由于箭筒属于固体,声音要其中传播的要快一些,能够早一点听到马蹄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