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C.丙声音一定是乐音D.丁声音属于噪音

分析 (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噪声可从两个角度下定义: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音调相同.故A正确;
B、甲振幅最小,乙、丙、丁振幅相同,故乙、丙、丁响度相同,甲的响度最小.故B正确;
C、丙图振动有规则属于乐音,但悦耳的轻音乐如果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了干扰,也属于噪声;故C错误;
D、丁图是无规则的振动,所以丁图属于噪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通过图表示振幅和频率的题目不多,这是一种读图能力的考查,这是考查的另一种新动向,一定要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仓库里安装了4盏照明灯,其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雷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熔化图象如图乙示.
(1)利用水给试管内的冰加热的方法,称为“水浴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冰均匀受热.
(2)除了图甲中所示的仪器,还需要选取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由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0℃;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内能与第3分钟时具有的内能相比增大(填“增大”或“减小”),理由是冰不断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3)实验中发现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选填“快”或“慢”),这表明水(选填“水”或“煤油”)吸热本领更强.
(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实验表明,煤油(选填“水”或“煤油”)比热容小.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6020645
煤油60206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例中利用液化放热原理的是(  )
A.
液化气打火机
B.
仙人球的针状叶子
C.
蒸饭车
D.
用纸锅烧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普通的声学听诊器,它能将声音集中在胶管中传播,这样做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声音的响度,这比直接听人的“心音”效果好,说明固体传声的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一个重240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20N,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3m,上升的高度h=1.2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288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是24N.若使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在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请在图2方框中画出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实验开始后,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大(填“变大”“变小”“不变”).
(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表一:U=3V
实验次数R/ΩI/A
150.6
2100.3
3200.15
表二:R=20Ω
实验次数U/VI/A
120.1
240.2
360.3
①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分析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如表1所示,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当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操作是:向右(填“左”“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