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1180kg车身长度3.8m
满载人员12人电动机额定电压48V
空载时轮胎与地接触面积4×250cm2最大车速45km/h
电动机效率80%平路连续行驶里程≤80km
根据以上技术参数,解答下列问题:
(1)求没载人时空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求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5×103m所用的时间?
(3)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求观光车匀速行驶5×103m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分析 (1)满载时车对地的压力等于车和人的总重力,根据公式p=$\frac{F}{S}$可求压强.
(2)已知最大车速和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t=$\frac{s}{v}$可求所用的时间.
(3)由于匀速行驶,则牵引力等于阻力,然后根据公式W=FS可求牵引力做的功.

解答 解:(1)没载人时空车对地的压力:
F=G=mg=1180kg×10N/kg=1.18×104N,
则压强p=$\frac{F}{S}$=$\frac{1.18×1{0}^{4}N}{4×250×1{0}^{-4}{m}^{2}}$=1.18×105Pa.
(2)最大车速:v=45km/h=12.5m/s,
由v=$\frac{s}{t}$得所用时间:
t=$\frac{s}{v}$=$\frac{5×1{0}^{3}m}{12.5m/s}$=400s.
(3)由于匀速行驶,则F=F=2×103N,
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2×103N×5×103m=1×107J.
答:(1)没载人时空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1.18×105Pa.
(2)所用时间为400s.
(3)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107J.

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时间、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容易出错的是物理量的单位和单位的换算,还要知道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是2N,若把它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5N,则物体的体积是0.5×10-4m3,物体的密度是4×103kg/m3.(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将U型管底C处阀门关闭,左右两边均灌些水,A、B两处水面的高度分别是
h1、h2(h1>h2),在打开阀门的瞬间,将看到的现象是:水将从左边流向右边,设想在C处有一竖直的薄液片,若薄液片的面积为S,U型管左边水对薄液片的压力为F1,右边水对薄液片的压力为F2(如图),试推证: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2012年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实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深潜新纪录.关于潜水器“蛟龙”号的下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增大
B.“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C.“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不变
D.“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差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科同学在学校兴趣小组活动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小科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UAB/VUBC/VUAC/V
2.41.43.75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科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4)请你分析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只设计了一次测量,结果具有偶然性,应改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勇同学利用星期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养老院帮助老人,将油桶从一楼搬到三楼,已知每桶油的质量为5kg,小勇的质量为45kg,每层楼的楼高是3m.(g=10N/kg)
(1)若油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求油桶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将油桶从一楼搬到三楼的过程中小勇做了多少总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如图所示,深信电磁间有联系并坚持探究,最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奥斯特
C.
安培
D.
法拉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电源电压;
(3)在滑片P移到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大型载重货车在长距离下坡行驶时,不断进行制动以控制车速.刹车片和轮毂长时间摩擦会产生高温,这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刹车系统内能的.为防止高温烧坏刹车片导致刹车失灵.所以要在刹车时给刹车片喷水进行降温,一方面通过热传递方式减少其内能,另一方面水会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吸热、放热)迅速降温,以保行车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