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b(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不是(“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分析 (1)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3)在速度相等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假如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
(4)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5)根据平衡力条件分析判断;
(6)探究问题时采取保持某一量或某几个量不变,改变一个量,分析探究结果,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 解: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
(3)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4)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6)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b;(2)远;(3)匀速直线;(4)同一高度;速度相同;(5)不是;(6)控制变量法.

点评 此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及实验结论得出方法,要注意推理法的应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分析时,要分析控制的量和改变的量,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各实验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同学们训练排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下落后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球垫起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垫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球垫起后,在空中能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高压锅是现代家庭常用的炊具.图甲为某品牌高压锅,已知锅盖上的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5mm2,图乙是水的沸点随气压变化的规律图象.

(1)简要说明高压锅的工作原理主要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
(2)若该高压锅的限压阀丢失了,但知道该高压锅达到的最高水温是115℃,请你经过计算后,选配最大质量不超过多少克的限压阀,才能保证该高压锅安全和正常使用?(大气压p0=1.0×105Pa,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2.2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挂,测到的数据将会偏大(不变/偏小/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40N,若不计滑轮重及绳及滑轮间的摩擦,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A受到摩擦力是20N,速度是0.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20N,当物体B重为5N时,物体A保持静止,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5N;当再用5N的力竖直向下拉物体B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10N,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刚着地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3年5月中旬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在广州举行,中国队再次卫冕成功.某次运动员扣球时球速达288km/h;击到空中的球最后能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请在图中作出该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图所示,用钢尺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颗,该棋子被击飞,上面的一摞棋子仍然停留在原处,由于重力的作用,最终落在下方棋子上,被击打的那颗棋子飞了出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面的棋子仍然停留在原处是因为这一摞棋子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