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E、B、C、D、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2)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上移动.

分析 (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屏和蜡烛之间,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然后进行实验;
(2)根据分散排列和三者靠拢的误差大小分析.
(3)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4)凸透镜成像时,前后光线相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蜡烛的像越明显;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分析像的移动方向.

解答 解: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2)“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这样误差较小;故选B;
(3)蜡烛在1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即光屏应远离透镜.
(4)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
蜡烛不断燃烧,烛焰不断降低,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
(1)E;B;C;
(2)B;
(3)缩小;远离;
(4)较暗;上.

点评 要解决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自己进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例如通过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来判断像的变化及像距的变化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为了节约电能,小红将家里的灯泡换成亮度相当的铭牌上标有“220V 11W”的节能灯.此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05A,它每天正常工作2小时,那么一个月消耗0.66kW•h的电能(一个月按30天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等,如图1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经适当调整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右端滑动.
(3)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I图象,如图2.据此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0.7W(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教室卫生值日时用拖布拖地,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我们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时,总发现鱼被放大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得到解决.我们在实验中:
(1)成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你解决的方法是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
(2)保持凸透镜不动,要使所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蜡烛应向右(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应向右(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应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
(3)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烛焰的像了,但是透过凸透镜却看到了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请你解释圆形鱼缸中的鱼被放大的原因:鱼缸和水相当于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上(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从凸透镜的右(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
(4)如果用遮光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的亮度(选填“亮度”或“完整性”)将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照相机可通过调节物距u,像距υ,使远处物体、近处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胶片上,人的眼睛是怎样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某实验小组经过思考,提出了下列猜想:“眼睛能将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能看得很清楚是焦距发生变化.”究竟猜想是否正确?该实验小组讨论后利用f=9cm,f=10cm,f=11cm的三个凸透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实验过程中,改变物距,换用不同的凸透镜,但保持像距不变.实验现象、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物距(cm)凸透镜的焦距(cm)像距(cm)成像情况
1211016光屏上始终出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220.7916
335.21116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如下问题
(1)比较实验2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距变近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小(大/小)的凸透镜.
(2)比较实验3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体变远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大的凸透镜,该小组同学经分析、思考,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即眼睛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很清楚,是通过调节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改变焦距而实现的.
(3)该小组按照怎样的思维次序进行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4)自动调焦的相机,在某处拍完远景后,再拍近景特写,要想在胶片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则它的焦距应变短(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的实验小组选择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忽略小卡片自重(选填“体积”或“自重”)的影响.
(2)如图甲,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目的是忽略小卡片体积(选填“体积”或“自重”)的影响.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都挂上2个钩码,恰好能使小卡片在中间的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为了探究这些力的关系是否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条件,小明首先让细线两端挂上相同或不同个数的钩码多次实验.他发现滑轮与支架支间的摩擦会影响到结论的判断,则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很可能是B.
A.当两边钩码个数相同且质量较小时,小卡片放手后会处于静止状态;当两边钩码个数相同且质量较大时,小卡片放手后会加速运动.
B.当两边钩码个数不同且差异较小时,小卡片放手后能处于静止状态:当两边钩码个数不同且差异较大时,小卡片放手后会加速运动.
C.无论两边钩码个数差异较小或较大时,小卡片放手后都处于静止状态.
(3)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旋转(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保持平衡.
(4)如图乙,组员小红用手向右拉住小卡片,把两根细线都挂到左支架的滑轮上,此时两个拉力的大小相等,他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同,一松手小卡片就做加速运动.小红得出结论: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的方向必须相反,你认为这个实验过程是否充分?不充分,理由是:没有改变两个力的方向关系多次试验.
(5)如果完全忽略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以下原本静止的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手指后将做匀速(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