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蜡烛B
蜡烛B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大小
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平面镜距离的
到平面镜距离的
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放置向蜡烛A方向倾斜了,那么实验
不能
不能
成功?(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蜡烛A的像在桌面的上方,蜡烛A的像和蜡烛B不能完全重合
蜡烛A的像在桌面的上方,蜡烛A的像和蜡烛B不能完全重合
分析:(1)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差越大,像越清晰.用玻璃板进行实验时,不但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也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直尺测量物距和像距,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4)光屏上能承接到的是实像,不能承接到像的是虚像.
(5)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没有关系.
(6)实验时,玻璃板向物体一侧倾斜,物体的像会上升到水平桌面的上方,不能使蜡烛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完全重合.
解答:解:(1)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会使像更清晰,便于观察.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观察到蜡烛A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6)如果把平面镜放置向蜡烛A方向倾斜了,像的位置会上升,使蜡烛A的像和蜡烛B不能完全重合,实验不能成功.
故答案为:(1)较黑暗;蜡烛B;(2)大小;(3)到平面镜距离的;(4)不能;虚;(5)不变;(6)蜡烛A的像在桌面的上方,蜡烛A的像和蜡烛B不能完全重合.
点评: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是中考出题的热点,总结有如下考点,请同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1)选择什么作为平面镜:玻璃板.
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对实验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要求:完全相同.
为什么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实验中玻璃板怎样放置:垂直于桌面.
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否用光屏接收到:不能.
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说明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
①比较像与物的大小;②确定像的位置.
(6)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7)一只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却成了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
怎样验证成两个像是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的原因:用一个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8)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找到更普遍的规律.
多次实验要改变什么: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
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11)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泉州)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1.68×104
1.68×104
J.[已知C=4.2×103J/(kg?℃)]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之处:①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②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当水沸腾时,需要继续
吸收
吸收
热量,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之处: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所示.则图
A
A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5)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4题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6)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温度计
温度计
秒表
秒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她使用温度计的两处错误: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杯底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杯底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99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不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