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0.16m/s.
(2)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A.(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分析 (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直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图象,找出与纸锥运动相符的图象.

解答 解:(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在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v=$\frac{s}{t}$=$\frac{0.064m}{0.4s}$=0.16m/s.
(2)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故A正确.
故答案为:(1)先变大后不变;0.16;(2)A.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力与图象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下面的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120020288
210020284
3煤油20020284
4煤油20020242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在本次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的目的是保证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比较1,2 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同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吸热多少与质量有关.
(3)分析第1、3两个烧杯号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物质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6.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人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我们能分辨出歌声和乐器的伴奏声是由于二者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电灯,它们是并联的.工作的时候电路分别为200mA、1A、300mA和250mA.当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时,干路中电流为(  )
A.小于1AB.1~1.5AC.1.5~3AD.大于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甲乙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是乙的$\frac{1}{3}$,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
A.3:2B.2:3C.1:6D.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屛,直到在光屛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屛的中央,应将光屛向下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屛,可在光屛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
(5)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屛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凹(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镜的缺陷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