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有一天早上,李明在楼下大声喊家住二楼的王路一起去学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王路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C.王路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路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防止噪声的措施: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 解:A、王路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李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王路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王路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声现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正确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要求将开关、灯泡和带保险丝的三孔插座正确连入电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理知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不同频率的波的波速都相同
B.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
C.骑自行车上陡坡,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上坡时所做的功
D.风能、水能均属于一次能源,也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340℃,熔化过程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暖气管道内是用水来做介质的,能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用户的房屋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选填“较大”或“较小”).某暖气公司锅炉的出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60℃,每小时循环水量为4m3,锅炉正常工作1小时向用户释放了3.36×108 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若这些热量由天然气来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8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c=4.2×103J/(kg•℃)ρ=1.0×103㎏/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观察并记录下列测量数据: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
物体A的长度为14.0mm;
温度计的示数为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冻衣服晾干
B.
深秋玻璃上有水滴
C.
   春天冰雪消融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是投掷铅球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球落地后由于惯性会匀速运动下去
B.铅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大
C.铅球在空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做曲线运动
D.铅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手对球的推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3)蜡烛在玻璃板成虚像(选填“实”或“虚”),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