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为5牛,2秒内物体移动了4米,绳子的自由端移动了8米.

分析 (1)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利用F=$\frac{1}{2}$f求拉力大小;
(2)知道物体m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利用s=vt求出2s物体前进的距离;
(3)利用s=2s可求出拉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

解答 解:
(1)因为图中是动滑轮,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
所以拉力F=$\frac{1}{2}$f=$\frac{1}{2}$×10N=5N;
(2)由v=$\frac{s}{t}$得物体移动的距离:
s=vt=2m/s×2s=4m;
(3)绳端移动距离:
s=2s=2×4m=8m.
故答案为:5;4;8.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拉力、拉力端移动距离的计算,利用好动滑轮的特点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也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用一个电压表(0-3V,0-15V)、一个电流表(0-0.6A,0-3A)、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1A)、三个定值电阻(10Ω、20Ω、30Ω)、一个恒定电源,要测量小灯泡L(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5Ω)的额定功率.

 实验次数 电压表/V 电流表/A 灯泡亮度
 1 0.5 0.2 灯丝发红
 2 2.0 0.5 发光较暗
 3 3.8  正常发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图连接完整,如图1所示.
(2)闭合开关前,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填“左”或“右”).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现象如表所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3.04W.
(4)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灯泡电阻的变化情况是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拓展】
(5)小明还设计了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请你帮他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小明将原电路中的灯泡改接了定值电阻,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为了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小明依次换用了10Ω、20Ω、30Ω三个定值电阻完成三次实验,为了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不断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
实验次数 电压表/V 电流表/A
 1 5.6 0.28
 26.0  0.3
 3 6.4 0.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内能的装置.为有效利用太阳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太阳能的吸收与物体表面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黑色和白色的塑料袋内装了质量相同的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每隔相同时间,读出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数据记录如下:
塑料袋水的质量m/kg初温t0/℃温度t1/℃温度t2/℃温度t3/℃
黑色1.015.022.327.831.5
白色透明1.015.016.517.819.0
(1)他们在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由以上研究可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表面颜色以黑色为宜.
(3)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黑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4)在一个晴天,盲人来到集市打算买一个白色陶罐,卖罐人故意拿了一个黑色的陶罐给他,却被盲人识破了.请问盲人是怎么辨别陶罐颜色的?
答:黑色物体吸热能力强,在相同的光照下,黑色物体温度高,所有盲人可以凭借温度来辨别陶罐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体重490N,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给冰水混合物加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D.在完全熔化之前,冰水混合物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把质量为2.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
(1)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8℃.
(2)乙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2603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6-9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2)不断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123456
物距(cm)403530252015
像距(cm)13.5141516.52020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像大 (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