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甲、乙两套装置,你选择_____装置,原因是_____;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水>煤油);
(3)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根据图丙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
②根据图丙判断出_____(选填“a”或“b”)吸热能力强;
(4)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外,还采用相同的热源,通过比较_____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_____法。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依下图所示电路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________,由于不知两灯泡的电流,放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应用________法选择.
(2)按电路图连好实物后,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完成下表.
物理量 | I1/A | I2/A | I3/A |
测量值 | |||
结论 |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测量时,小红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砝码的位置,天平平衡时砝码的使用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可知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
B.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 S 后,电压表 V1 的示数是 2.5V,V2 的示数是3.8V,此时小灯泡 L1 的电阻为 7.5Ω,则关于该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 V 的示数是 6.3V
B.电压表 V 的示数是 1.3V
C.此时小灯泡 L2 的电阻小于 7.5Ω
D.电流表的两个量程(0~0.6A;0~3A)中应选 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改装而成的。电流表G也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图甲是一个量程为 0~3mA 的电流表 G,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这时G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因此,电流表G实际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已知该电流表的电阻为,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则刻度盘上最大刻度3mA处应该标_____的电压值;如图乙所示,若将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后,使通过G的电流为3mA时,A、B之间的电压等于 3V,这样A、B之间(虚线框内)就相当于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图丙),则串联的定值电阻R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如图 1 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瓶。(填“A”或“B”)
(2)根据__________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____(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4)如图 2 所示,小明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再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