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学习了电功率的知识后,想利用家里的电能表(如图)和手表,测出一些家用电器的有关数据。

(1)当家里只有一台电冰箱在正常工作时,他测出电能表1分钟转了3圈,求电冰箱在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2)当电冰箱和电热水壶同时工作时,他测出电能表1分钟转33圈,求此时电热水壶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3)如果用此电热水壶把1kg的水由20℃加热至沸腾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 3 J/(kg℃)]

【答案】7分)解:(1)电冰箱消耗电能为

W="3r×1kWh/1500r=1/500kWh=7.2×103" J

2)共消耗电能为W ="33r×1kWh/1500r" =" 11/50kWh" =7.92×104J

电热水壶消耗电能为W=" W" W="7.92×104J" 7.2×103 J =" 7." 2×10 4Jt=1min=60s

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P= W/ t ="7." 2×10 4J/ 60s =" 1200" W

(3)水吸收热量为

Q=" c" m (tt0) = 4.2×103J/(Kg℃) ×1kg×(100℃20℃)="3.36×105" J

消耗电能为W1=Q="3.36×105" J

时间为t=" W1/" P ="3.36×105" J/1200 W =" 280" s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尺摆放不正确。如用A尺测量,则木块的长度是______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如图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有用功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满煤油的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下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

(1)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观察什么知道电热的多少.

(2)甲方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乙方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三只电灯完全相同,某同学对该电路进行了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S 1 、S 2 都闭合时,三只灯均发光

B. S 1 、S 2 都断开时,L 1 L 2 两只灯发光,L 3 不发光

C. S 1 、S 2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小于S 1 、S 2 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D. S 1 、S 2 都断开时,电路消耗的功率小于S 1 、S 2 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同学学习物理积极性很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她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图所示为小芳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她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B. 恒力对物体所做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距离的关系

C.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关系

D.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右图所示,

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