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L1标有“4V、1.6W”字样,L2电阻为10欧姆,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正常发光,求:
①L2的额定功率.
②干路中的电流.

分析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两端的电压,根据P=$\frac{{U}^{2}}{R}$求出L2的功率即为L2的额定功率;
(2)电路的总功率等于两灯泡功率之和,根据P=UI求出干路中的电流.

解答 解:①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两灯泡都正常发光,
所以,L2两端的电压即额定电压:
U2=U=U1=4V,
L2的额定功率:
P2=$\frac{{{U}_{2}}^{2}}{{R}_{2}}$=$\frac{(4V)^{2}}{10Ω}$=1.6W;
②电路的总功率:
P=P1+P2=1.6W+1.6W=3.2W,
由P=UI可得,干路中的电流:
I=$\frac{P}{U}$=$\frac{3.2W}{4V}$=0.8A.
答:①L2的额定功率为1.6W;
②干路中的电流为0.8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工人手里拿着用来检验墙是否竖直的仪器叫做重垂线,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工人在检验中观察墙面与线是否平行,(选填“平行”或“垂直”)可以知道墙体是竖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电池组由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闭合开关S,L1两端的电压为2V,那么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
A.8 VB.4 VC.6 VD.2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在此实验中:(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如有两块玻璃板可选择,你应选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填“实”或“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图中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运用了许多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导体
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C.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D.电磁继电器的触点类似一种开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平面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实验室,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B与A等长,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B(选填“A”或“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接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
(4)如果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能看到燃烧的蜡烛.(填“能”或“不能”)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滚摆演示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滚摆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滚摆运动过程中,总能量守恒
C.滚摆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
D.滚摆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通过260m的山洞,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所用时间为24s,则桥的长度是2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交通法规.服从红、绿灯指挥,遵守交通规则,城市交通才能顺畅,人们的出行安全才有保障.根据你对斑马线旁边红、绿信号灯的了解进行判断,图中符合实际的电路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