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
C. 
干手器将手烘干
D.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分析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分析各选项的物质前后状态变化,判断出哪一个是升华.

解答 解:A、刚从水中出来人,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人身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的缘故,故A错误;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壶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故C错误;
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在变小,雪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分析各选项的物质前后状态变化,判断出哪一个是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放反了;②烛心、光心、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2)若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按正确的方法组装好器材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的位置,如图乙然后把蜡烛置于光具座的34cm刻度的位置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向右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透镜投影机(选填:照相机、探投影机或放大镜)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在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选择的理由是:小车的质量相同,下滑高度不同.
(2)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3)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某办公用电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右图是电水壶的电路图,R为加热器当温度较低时,温控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加热器加热.当水沸腾后,会自动断开进入保温状态.从而实现了自动温度开关控制.若加热器电阻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且此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4000W
水壶装水质量15kg
频率50Hz
(1)温控开关S处于什么状态,加热器是加热的?其加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大?
(2)若电水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现将一满壶20℃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需要多长时间?[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3)当电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时,通过加热器的电流是1A,此时电阻R0的电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小红同学家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上,热水器的水箱离地面高12m.现需要将初温为10℃、体积为80L的水加热到60℃,g取10N/kg,c=4.2×103J/(kg•℃),则:
(1)80L水的质量是多少?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热水器的水箱中,至少需对水做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上完体育课的小婷同学回到教室,坐在电风扇下方乘凉.电风扇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小婷的身高为15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下降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153045
第1次实验1.001.922.82
第2次试验0.991.942.80
第3次试验0.961.902.78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frac{s}{t}$=$\frac{0.45米}{2.82秒}$=…
方法2:v=$\frac{s}{t}$=[$\frac{0.15米}{1.00秒}$+$\frac{(0.30-0.15)米}{(1.92-1.00)秒}$+$\frac{(0.45-0.15)米}{(2.82-1.92)秒}$]÷3=…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填“方法1”/“方法2”/都正确)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大纸板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增加玻璃管的长度(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写出下列实验中仪器的读数.

(1)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337.5s;
(2)如图乙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4705Ω;
(3)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0.26A;
(4)如图丁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为7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