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ρ2
(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v2.(以上两空均填“>”、“=”或“<”)

分析 (1)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表示了压强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压强的大小是相同的,再结合浸没的深度和p=ρgh可判断哪个杯中的液体密度小;
(2)没有吹风时,左右两管上方的压强相同都等于大气压强,当管子中有气体通过时,增大左管上方流速,减小左管上方的压强,液体在压强差作用下移动形成高度差,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图甲可知,两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相同,说明压强相同,且两液体中左侧金属盒位置较深,
由p=ρgh的变形式ρ=$\frac{p}{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即ρ1<ρ2
(2)由图乙可知,左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较大,说明左侧U形管中左侧液面上方压强较小,
由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左侧管子中气体的流速较大,即v1>v2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知道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表示了压强的大小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
A.10 cm<f<20 cmB.f>10 cmC.f<10 cmD.f>2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frac{U}{R}$,导出了R=$\frac{U}{I}$.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
B.当电流强度增大2培时,电阻R减小2倍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1N.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1 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称为(  )
A.实验论证法B.控制变量法C.假想推理法D.建立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1)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2)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4)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49--52Ω之间
B.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20Ω
C.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50Ω
D.定值电阻R0:阻值20Ω
E.电压表V:测量范围0-3V
F.电源E:电源电压恒为4.5VG.单刀双掷开关(双向开关)S及导线若干
(1)为了较精确地测出待测电阻Rx的电阻,小明设计了图所示的电路.在小明设计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应选C(填器材前面的序号字母).
(2)小明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记录的数据是:Ⅰ.将开关S掷向1,由b至a(填“a至b”或“b至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读出V表的示数为2.5V;
Ⅱ.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将开关S掷向2,读出V表的示数为1.5V.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Rx=5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一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45A,灯丝的电阻是484Ω,该灯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明在探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表.
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
指针位置(cm)2345677.57.5
(1)此弹簧原长为2cm,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伸长2cm.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小明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2,其中正确的图象是B.

(4)小明用这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后,指针又回到0.5N处,小明犯了什么错误?测量的力超过了它的最大量程
(5)小明又将实验器材如图3放置,每个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1N,B的示数为1N.

(6)如图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示数为G.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大于”“等于”“小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