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此实验应该做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保证结论的正确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刻度尺要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5)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进行判断.

解答 解:(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刻度尺可以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便于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实验中,将蜡烛B放置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并使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物、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实验结果表面:物与像的大小相同,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此实验做三次或三次以上.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1)较黑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距离;
(3)大小;完全重合;相等;垂直;相等;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保证结论的正确;
(4)不能;虚;
(5)不变.

点评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乙(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1.81.6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40.3
机械效率η74.1%62.5%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机械效率η=83.3%.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比热容越大
D.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组装实验装置时,先固定B(选填“A”或“B”);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一会儿在瓶口观察到白雾,该白雾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后从瓶口冒出时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
小水滴,此时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在室温较高时,可以在金属盘内放置一些冰块,使“雨”更快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彩屏手机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挂在广口瓶内,如图所示,再不断的抽出瓶内的空气,在这 个过程中,声音如何变化?
答:声音越来越小;由此现象推理可 知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a)、(b)所示,某A、B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1)若A圆柱体的重力为5牛顿、底面积为1×10-22,求A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2)若A、B两个圆柱体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圆柱体底面积质量
A5Sm
BS5m
(a)若A 圆柱体竖直叠放在B 圆柱体的上部中央,则A圆柱体对B圆柱体的压强为p1,B圆柱体的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1:6.(此空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b)为使两圆柱体叠放后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应选择A圆柱体叠放在B圆柱体上方(此二格均选填“A”或“B”),并求出此最大压强p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106g.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如图丙(a)所示,则水的体积为40cm3,将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b)所示的位置,则石块的体积为4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2.65×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以下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
D.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传说人类曾有以水为镜的历史,但在江河湖池中看像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约四千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磨光的镜面看像,并由此产生了铜镜.铜镜在我国用了三千多年,一直到清末才被玻璃代替.“湖光清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里的“潭面”是平面镜,其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