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小楠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和创新的学生,学习了光学知识后:

(1)在如图1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将玻璃板移走,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学完了热学知识后,小楠想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呢?于是他取了沙子和水这两种不同物质,从而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盒,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等.
在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是小楠同学的实验步骤,请根据要求补充完成:
(4)先测量质量(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5)在实验时只要控制加热时间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温度变化(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
(6)根据小楠同学得出的结论,结合图乙的信息,此时是中午(选填“中午”或“夜晚”).

分析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4)探究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
(5)水和沙子吸收了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控制酒精灯的加热时间体现的,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得出相应的结论;
(6)分析图中海水和沙滩温度的高低判断是中午还是夜晚.

解答 解: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蜡烛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在像的一侧观察将看不到烛焰的像.
(3)由题意可知,此时物距为20cm,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20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4)探究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
(5)由于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盒都完全相同,所以,在实验时只要控制加热时间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它们温度变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
(6)由图乙可见,海水的温度低,沙滩的温度高,说明这是海水和沙滩的吸热过程,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因此这是中午;如果海水的温度高,沙滩的温度低,则说明是夜晚.
故答案为:(1)位置;(2)虚;(3)10;(4)质量;(5)加热时间;温度变化;(6)中午.

点评 ①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区别实像和虚像的重要方法.本题还涉及到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才行.
②本题是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应用,同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9.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与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镜子,例如牙医用的是平面镜,奥运圣火的采集用凹面镜.汽车、摩托观后镜是凸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平底薄壁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体积为0.6L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茶壶中水的质量;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用滑轮组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3倍.水平拉力为25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滑轮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小组同学研究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增加量△F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的大小关系.他们先后将质量m和体积V不同的物体放入盛有酒精的柱形容器中,并测得△F和△F,相关数据见表一、表二.
表一所盛液体: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m(克)V(厘米3△F(牛)△F(牛)
1401000.40.4
2601000.60.6
3801000.80.8
41601001.60.8
52401002.40.8
表二所盛液体: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m(克)V(厘米3△F(牛)△F(牛)
6602000.60.6
7802000.80.8
81602001.61.6
92402002.41.6
103202003.21.6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6、3与7、4与8或5与9中的相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F与V无关.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m和△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F与m成正比.
③进一步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合理猜想是: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或等于酒精密度时,△F和△F的大小相等.
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以达到能结合表一、表二验证上述猜想.
表三所盛液体:
实验序号m(克)V(厘米3△F(牛)△F(牛)
1180100//
12100100//
13100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列所述各事例分别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1)汽车的轮胎上刻有许多花纹;增大
(2)自行车车轴要经常加油;减小
(3)使用的铁锹要经常擦干净;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重450N,自行车重250N,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2×10-3m2.图甲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

(1)请问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在7-12s内,自行车克服摩擦阻力做了多少功?此时功率是多少?
(3)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把标有“6V,3W”和“6V,6W”的两盏电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要使每个灯泡都不损坏,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应为9V,若将两灯并联接入电路中,为了保证灯泡安全,则干路的电流最大应为1.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