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①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
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二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三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强都相同。
③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你认为液体的压强与猜想A有关吗?答: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题型:单选题
根据公式R=U/I,可以知道
A. 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压不变时,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B. 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强度不变时,与电压成正比
C. 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强度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则下列错误的是( )
A. 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12 N
B. 拉力F的大小24 N
C. 物体A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12 J
D. 在1s内拉力的功率是2.4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若R1=3R2,总电压为4 V,则R1两端的电压为
A. 4 V
B. 3 V
C. 2 V
D. 1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八下物理 第九章 2.液体压强实验探究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将液体看作一框苹果,再将其中一只苹果当作自己,自己的感受是:越在下层感到挤压越厉害。根据这种感受,提出液体压强规律的对应假说是:液体压强随__________增加而增大。再进行实验。上述过程中将苹果当作自己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法。本探究过程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___________→形成假说→实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八下物理 第九章 2.液体压强实验探究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的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_____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代号为_________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______.
(4)比较代号为_____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一辆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阻力为1500 N,从甲地到乙地150 km,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每百公里耗油12 L(汽油的热值4.6×107J/kg,汽油的密度0.72 g/cm3),问:
(1)该车从甲地到乙地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2)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晒太阳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压缩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5光的反射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湖光倒“影” D. 形“影”不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