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当点燃蜡烛A时,在玻璃板后不管怎样移动蜡烛B,B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为                           

(3)调整玻璃板后,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1)B物体  (2)玻璃板未竖直放置    (3)相等,相等

解析: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B物体,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当点燃蜡烛A时,在玻璃板后不管怎样移动蜡烛B,B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为玻璃板未竖直放置。

(3)调整玻璃板后,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8、(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直线上)

②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60 30 20 15 12
像的高度h/cm 0.4 1 2 4 10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
不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此结论只适合于凸透镜成实像时,不适合凸透镜成虚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内江)在“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做出了如下的猜想:
甲同学: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乙同学: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反比.
丙同学: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无关.
为了验证以上三种猜想,同学们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6只.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分别把1只、2只、3只…6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1所示,记下弹簧测力计每一次的示数,并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结果如下表:
钩码数 质量 物重 物重跟质量的比
1 0.05 0.5 10
2 0.10 1.0 10
3 0.15 1.5 10
4 0.20 2.0 10
5 0.25 2.5 10
6 0.30 3.0 10
则:
(1)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这是利用了
等效替代
等效替代
的原理.
(2)根据实验测出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物重G随质量m变化的图象.
(3)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正比
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回顾探究和实验:
如图1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得到了如下实验记录,其中第3次未完成,请你根据图2的刻度尺和秒表测量情况,将表格中的空白处填上相应数据.
表  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cm      20      32
45
45
     小车运动时间/s      2      4
5
5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小车在越光滑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
改变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小车在毛巾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0.1
0.1
 m/s.
(4)请在斜面图3中画出小车沿斜面向下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4-2-10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A0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B.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1)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DA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线与镜面的夹角
测量的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线与镜面的夹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一细光束沿平面ENF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2)小阳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逐渐增大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观察反射光线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正确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阳出现错误的原因: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第四次  60°  30°
 第五次  70°  20°
 第六次  80°  10°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