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探究声音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选填①、②)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重500 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N,若受到 100 N竖直向上的拉力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N,若将此物体放在一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将_____500 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已知R1=R2,当开关S1闭合、开关S掷到2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和I1,当开关S1断开、开关S由2掷到1的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和I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U1>U2,I1>I2 B.U1<U2,I1>I2
C.U1=U2,I1<I2 D.U1<U2,I1<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2V,电阻R1=5Ω,当开并S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 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化了0.2A,R1和R2的电功率之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
A. 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 燕子比鸽子飞得慢
C. 燕子与鸽子飞得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SAB =______cm,tBC =_____s,νAC =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ν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想测出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足量的水。探究过程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a、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b、该同学改正错误后,在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他需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该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g;
b、如图丙,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2g;
c、如图丁,吊起用细线系好的鹅卵石,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此时测得总质量为97g;
d、该同学求出的鹅卵石体积为____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能输送的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损失,原因是输电过程中电流通过输电导线时会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而流失到空气中(热损失的功率P热=I2R热),而减少输电过程中电能损失的方法是提高输电电压.
(1)请结合公式说明,为什么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失(发电厂的输出功率P=UI是不变的);
(2)某输电站的输电电压U=6000V,输电功率P=600kW,这时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和终点的电能表一昼夜(24h)内读数相差4800kWh,则输电线的电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A. 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直线。 B.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其中说法_____正确(填字母)。
(2)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当蜡烛逐渐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5)在整理器材时,某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