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将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放置,闭合开关后小磁针转动,最早完成该实验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B.法拉第C.安培D.欧姆

分析 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 解: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最早发现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奥斯特实验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灯泡上标有“2.5V 0.3A”字样,实验中他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电压、电流值.
试验次数12345
灯两端电压(V)0.51.01.52.02.5
通过灯的电流(A)0.160.200.240.280.3
灯泡的电阻(Ω)3.15.06.37.18.3
灯的亮度变化 
①完成表格中最下一栏的内容. 
②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8.3Ω.
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灯泡的灯丝电阻变化规律是:灯丝的电阻值随其两端的电压、电流值改变,在电压、电流值增大时,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丽连接完实验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几组数据,并由此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有关记录和计算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3.6 2.5 1.0
 电流/A 0.24 0.34 0.48
 电阻/Ω 15.0 7.4 2.1
一个电阻三次测量的结果不可能相差这么大,分析应该是在连接电路时出现了问题,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了.
(2)找出错误的原因后,小丽准备重新连接电路进行测量,但小华认为不必重测,利用表中记录的错误数据就能算出应该记录的正确数据.表格中错误的数据是电压(填“电压”或“电流”),其中第一次正确的记录应是2.4V,此次测量计算出的待测电阻应是10Ω.
(3)实验中三次测量Rx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4)完成上述测量后,小华还想用伏安法测量一段电阻丝Rx′(约200Ω)的阻值,她把Rx′接入电路中,但发现电路中的电流过小,电流表不能准确读数.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待测电阻Rx′,小华又向老师借了一个阻值为R0=100Ω的定值电阻和两个开关,重新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小华完成实验的电路图.(要求:①能够进行多次测量;②实验中电表的位置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可增大舌头上唾液的蒸发,快速喘气可加快唾液表面空气流速,从而加快蒸发,而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老李在晨练时看见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路边草上的霜是凝华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五一”期间,小强一家开小车到扬州市旅游,到路口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求:
(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2)小车以600m路段的速度从标志牌到扬州市需要多长时间?
(3)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电子元件,有着广泛的应用,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颁发给在蓝色发光二极管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二极管可用符表示,其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极流进二极管时,二极管导通,相当于一根导线;而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断路,实际上不会有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只是二极管中的一种,也具有单向导电性.与白炽灯泡相比,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功耗、低热、高亮度、防水、微型、防震、易调光、光束集中、维护简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等领域.
(1)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材料制成,请列举出发光二极管在生活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LED灯(音乐贺卡上的灯等);
(2)如图甲,已知电源电压为3V,则开关闭合后,灯泡L不能(能/不能)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0V;
(3)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源自于构成材料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受此启发,科研人员利用P型半导体元件和N型半导体元件串联,接上直流电源后,半导体材料的两端会产生温度差(珀尔帖效应),制成了电脑的散热器.如图乙,在电流方向是N→P的地方吸热,而在电流方向是P→N的地方放热,则靠近电脑发热体(CPU)的是图乙中下方(上方/下方)的陶瓷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是小明和同学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已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未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成正确的完整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A 端(选填“A”或“B”).若实验室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是甲“10Ω 1A”、乙“20Ω  0.5A”、丙“50Ω  0.2A”,则小明应选用乙(选填“甲”、“乙”或“丙”).
(3)若闭合开关,灯炮不亮,经检查灯丝断了,则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是无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是超满偏,电压表烧坏.
(4)更换相同规格灯泡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0.75W.
(5)另一位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
(6)他们继续用上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首先把5Ω的电阻接入原来小灯泡的位置,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测得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可归纳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接着他们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操作步骤是分别把5Ω、10Ω、15Ω的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立即闭合开关记录读数如表二所示.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遗漏了重要的操作步骤,此步骤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一
次数电阻R=5Ω
电压U/V电流I/A
11.00.2
21.50.3
32.00.4
表二
次数电阻R/Ω电流I/A
150.24
2100.20
3150.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从下列图象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
重力与质量关系
B.
 电功率与电功的关系
C.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
D.
   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为三个不同的器具,它们的制作原理分别是:甲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制成的,乙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丙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