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45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某渔船利用超声波探测到鱼群,6s后接收到回声.渔船离鱼群距离多远?
(3)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分析 (1)已知次声波的速度和传播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次声波传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2)声音的反射产生回声,声呐发出后6s收到信号,说明单程时间是3s,再根据速度公式s=vt来计算路程即可.
(3)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 解:(1)根据v=$\frac{s}{t}$可得,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
t=$\frac{s}{{v}_{声}}$=$\frac{45×1{0}^{3}m}{1500m/s}$=30s;
(2)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6s后,接收到鱼群反射回来的回声,
则声音从海面到鱼群所经历的时间为:t=$\frac{1}{2}$×6s=3s;
根据v=$\frac{s}{t}$可得,渔船离鱼群距离:
′s=vt=1500m/s×3s=4500m.
(3)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因为同步卫星与地球之间有真空区,而声音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30s;
(2)渔船离鱼群距离4500m;
(3)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因为同步卫星与地球之间有真空区,而声音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鱼群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A、B两个刻度尺测同一木块,如图所示,对两个尺的精确度,放置的正确情况及木块的长度,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B精密些,A尺放置不正确,木块长度为2cm
B.B不太精密,但放置正确,木块长度为22dm
C.A精密些,且放置正确,木块长度为2.20cm
D.B既精密,又放置正确,木块长度为2.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水袋,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其性能指标如表所示.
额定电压额定加热功率指示灯功率袋内充水自动断电温度
 220V500W≤0.2W1kg65℃
(1)由题意可知,红色指示灯L的电阻比发热体R的电阻要大(选填“大”或“小”)得多;
(2)当热水袋原来的温度是15℃时,在额定电压下加热10min指示灯就熄灭了,则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5 J,电热水袋消耗的电能为3×105 J.[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强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1000倍,被誉为热的超导体,“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易液化的液体,管内充液之前抽真空,这些液体会在毛细作用下(象海棉吸水)在吸收芯循环流动,市面上就有多款对电脑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意思?(请分析管内液体的物态变化和吸放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郊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他对着大山大喊一声,6秒后才听到回声,问这时他离大山多远?若这位同学以1.5米/秒的速度向大山走去,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走到山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猫可以听到人所听不到频率范围的声
B.人能听到狗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以下是小明物理笔记本上记录的关于热学部分的相关知识,其中被粗心的小明记录不正确的是(  )
A.0℃的冰既具有内能又含有热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就一定越多
D.热机的功率越大,其工作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已知:ρ<ρ<ρ)(  )
A.铜球B.铅球C.铁球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