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千里冰封,万里零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凝固和凝华.

分析 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为汽化,从气态转化为液态为液化;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为熔化,从液态转化为固态为凝固;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气态为升华,从气态转化为固态为凝华.

解答 解:
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
故答案为:凝固;凝华.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的判断.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每年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小梦家总能看到附近广场上有很多市民放烟花,他在家看到烟花后 2.5s 听到声音,请问小梦家离该广场大概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l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4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
拉力(钩码总重)F/NO123456
弹簧伸长量△L/cmO0.400.801.701.602.002.40
(2)由剩下的正确数据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填“正确”或“错误”).
(3)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独自实验的过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独自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用钩码更好;理由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易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s内通过的路程是160m,它的速度是8 m/s,它在第30s内的速度是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它的示数可能为(  )
A.4VB.0.08VC.0.8VD.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电加热器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300204021
食用油300214110
(1)本实验中,对电加热器的要求是规格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本实验中,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热的热量多.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更高,水的吸热能力更强.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通过实验数据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

(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会改变音调(选填“响度”或“音调”).
(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瓶中水量减少,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低,使水蒸气发生液化而形成的.
(3)小明在观察“碘锤”(是两头密封的玻璃窗内放入碘颗粒,中间带有一根便于手握玻璃短柄的仪器)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 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熔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都是晶体,M的熔点为80℃
C.由图乙知,M、N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D.由图乙知,M是晶体,N是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一)野营时,小红携手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1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①灯丝断了;②电池没电了.
(二)小明实验小组利用图2的电路进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探究,图2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
(l)请按图2左边的电路图帮小明连好右侧的实物图(注:电流表量程任选,导线不许交叉).
(2)实验中小明在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光,同时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向左偏转,则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②电流表A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改正实验错误后,小明将开关S闭合,记录了三块电流表示数如表:
I${\;}_{{1}_{1}}$/AI${\;}_{{2}_{2}}$/AI/A
0.30.30.6
(4)为了让探究出的结论更科学更具有普遍性,请你指出小明的实验设计及探究过程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三)李智和周慧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图3中的M、N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导体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ab镍铬合金丝LS
cd锰铜合金丝LS
ef镍铬合金丝2LS
gh镍铬合金丝L2S
(1)他们应选择编号为ab、gh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M、N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值较小,同时周慧发现第一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灯泡的实际功率非常小.
A.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种状态
B.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碰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3)以上(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B
A.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种状态
B.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碰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