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图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外壳接地的电动机
B.
用绝缘杆挑电线
C.
破损的绝缘导线
D.
电线上晒衣服

分析 从安全出发考虑,利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将电动机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A正确;
B、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这是非常危险的,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B正确;
C、绝缘导线破损,容易漏电,会使人触电,故C错;
D、水是导体,若电线上晒衣服,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积累,加强安全意识,学好电、用好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振动而产生的,整耳欲聋的雷声是指雷声的响度大,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360米(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B.所有的条件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D.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身高1.60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这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高1.60 m.如果这个同学向镜前移动0.5m,此时像与他的距离为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卡测法”.如图,圆柱体的直径为1.0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发现指针会反向偏转,他又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实验仪器称为弹簧测力计,此时它的示数为3.8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模拟近视眼的是图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
(3)近视眼用的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发散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4)图2甲是某人眼睛观察某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2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数据中,更接近实际的是(  )
A.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00J
B.mp3随声听的功率约为100W
C.普通初三中学生正常走上楼时,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00W
D.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