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甲车的速度v1=36km/h,乙车的速度v2=15m/s,则v1<v2,2小时内甲车行驶72000m,乙车行驶81km需要1.5小时.

分析 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可直接比较两车的速度大小;
甲车行驶的路程可利用s=vt计算;
乙车行驶的时间可利用t=$\frac{s}{v}$计算.

解答 解:
乙车的速度:v2=15m/s=15×3.6km/h=54km/h,所以v1<v2
由v=$\frac{s}{t}$得,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s=v1t=36km/h×2h=72km=72000m;
由v=$\frac{s}{t}$得,乙车行驶81km路程所需时间:t乙=$\frac{{s}_{乙}}{{v}_{2}}$=$\frac{81km}{54km/h}$=1.5h.
故答案为:<;72000;1.5.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速度单位的认识,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气球是生活中一种常用的娱乐产品,矿泉水瓶也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它们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气球膜、矿泉水瓶、水等器材做了如图1所示的系列实验.(甲、乙两矿泉水瓶装满水,丙未装满水)

(1)同学们是根据气球膜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丙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写出一种)
(二)在“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实验时,同学们利用气球膜、矿泉水瓶、水等器材做了如图2所示的系列实验.
(1)从图甲观察到气球膜向下凸出.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从图已观察到气球膜向右凸出.说明了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3)观察图丙水柱情况.说明了液体内部越深的地方,压强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主要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汽车紧急刹车后车子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此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计算公式:p=$\frac{F}{S}$.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1N/m2.推导出公式:F=pS,S=$\frac{F}{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用一动滑轮将重400N的重物提升5m,已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绳端恒定的拉力是250N,做的额外功是5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长度为1m,质量为300g的铁丝被均匀拉长6m的细铁丝,则细铁丝的质量为0.3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种物体浸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它重力的$\frac{3}{5}$,求这个物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就一定产生力
C.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只能是受力物体
D.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明假期外出旅游,捡回来一块泰山石,为了测量这块泰山石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g取10N/kg)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马上调节平衡螺母,你认为小明在操作上的明显错误是:没有先将游码移到零刻线.改正错误后,他又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而后小明遵循“左物右码”原则进行测量,若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泰山石质量m=27g.
(2)接着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将泰山石没入水中,这块泰山石的体积为10cm3,由此测出泰山石的密度为2.7×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