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 m。(4分)
物质 | 温度(℃) | 速度(m/s) |
空气 | 20 | 340 |
水 | 20 | 1450 |
松木 | 20 | 3320 |
铁 | 20 | 49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夏天,湿衣服变干: ;
(2)冬天O℃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
(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 ;
(5)夏天,吃雪糕解热: ;
(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 ;
(7)雾的形成: _____ ;
(8)雾凇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一个铝块截成相同的两半,取走一半,则余下的一半铝块 ( )
A. 密度和比热容均减半 B. 密度减半,比热容不变
C. 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半 D.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