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制的渴望促使人们努力探索、坚持不懈.图1甲是纳西族东巴象形字文字中的晒字,其已经含有地面上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的科学思想;图2乙是甲骨文中的殸字,从它的结构可知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振动有关.如图3丙是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古人认为天是一个大盖子,地是平的,这表明,仅凭我们的眼睛的观察来认识事物有时是很大局限性的.

分析 (1)蒸发是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2)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人们对地球的正确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复盘→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卫星图片,准确的认识到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解答 解:
(1)由图所示是东巴文“晒”,字上部:太阳光线;字中部:水气;字下部:大地,说明这个字的含义是:地面上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
(2)如图是甲骨文中的“殸”(古代打击乐器),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振动发声.
(3)古人由于观察的手段落后,根据直觉来认识世界,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空如覆盖在上边的大锅,这表明,仅赁我们的眼睛的观察来认识事物有时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故答案为:晒;地面上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殸;振动;很大局限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及其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振动发声的理解和掌握,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考场上你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振动产生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里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课堂上老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其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50kg的水,吸热后温度从35℃升高40℃,则吸收的热量为1.05×1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图中木块长度是1.70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简述下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降低噪声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属于神奇的自然现象的是(  )
A.龙卷风B.比萨斜塔C.宇宙飞船D.集成电路芯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南亚、东南亚海域常发生强烈地震和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静止
C.可能静止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