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液体中,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则F    F;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和ρ,则ρ    ρ.(选填:“>”、“=”或“<”)
【答案】分析:根据沉浮条件和浮力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解: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是相等的;
根据FVg可知:在浮力相等时,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成反比的.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浸入的体积更大,即排开甲液体的体积更大,所以甲液体的密度更小.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沉浮条件和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6、王强和李敏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将两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 属盒粘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物体,金属盒的橡皮膜分别朝向外,作为物体的上、下表面,两金属盒分别用橡皮管连在完全相同的甲、乙U形管上,如图(a)所示.将物体先后浸没在A,B,C三种液体中(A<B<C),观察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 液体A 液体B 液体C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米) 0.02 0.04 0.06 0.02 0.04 0.06 0.02 0.04 0.06
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格) 1 2 3 2 4 6 3 6 9
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格) 2 3 4 4 6 8 6 9 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 4、5 与 6 或 7、8 与 9)等数据中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液体中,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与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成正比

(2)王强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 1、4 与7(或 2、5 与 8 或 3、6 与 9)等数据中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李敏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3与4(或 5 与 7)等数据中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王强的分析
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李敏的分析
错误
(均选填“合理且结论完整”、“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错误”)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第四和第五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 或 7、8 与 9)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同一物体,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差值是一个定值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和4、5、6和7、8、9
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同一物体,液体密度越大,物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差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沈阳)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
【选取蜡烛】使蜡烛A、B满足
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的条件
【确定位置】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
点燃蜡烛B,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
点燃蜡烛B,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成都一模)两只完全相同的平底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小木船放入乙后,小木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水对鱼缸底的压强为P和P,鱼缸对桌面的压力为F和F,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不同表面 实验次数 木块的放置的方式 木块的运动速度 弹簧测力计读数/N
木板表面 1 一个平放 v 1.8
2 一个平放 1.5v 1.8
3 一个侧放 V 1.8
4 两个平叠放 V 3.6
木板上铺毛巾 5 一个平放 1.5v 2.4
6 两个平叠放 v 4.8
(1)由第1和2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C
C
是错误的.
(2)由第1和3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
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3)由第1和4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除第2和5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外,还有实验也可验证猜想D,请你写出两组,两组实验分别是
4
4
 和
6
6
,只填实验次数)
(5)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实验步骤二:把
圆柱状铅笔
圆柱状铅笔
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木块A
木块A
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实验分析:当满足
F2<F1
F2<F1
 的条件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王强和李敏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将两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 属盒粘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物体,金属盒的橡皮膜分别朝向外,作为物体的上、下表面,两金属盒分别用橡皮管连在完全相同的甲、乙U形管上,如图(a)所示.将物体先后浸没在A,B,C三种液体中(A<B<C),观察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液体A液体B液体C
实验序号123456789
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米)0.020.040.060.020.040.060.020.040.06
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格)123246369
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格)23446869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 4、5 与 6 或 7、8 与 9)等数据中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王强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 1、4 与7(或 2、5 与 8 或 3、6 与 9)等数据中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李敏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3与4(或 5 与 7)等数据中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王强的分析______,李敏的分析______(均选填“合理且结论完整”、“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错误”)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第四和第五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 或 7、8 与 9)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