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探究中阻力的大小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显示的;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
(2)实验探究中,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3)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在实验探究时,发现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3)的结论.以下探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②.
 ①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②真空不能传声;③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分析 实验目的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车的初速度要相同;通过小车的运动距离反应速度的变化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假如不受力的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科学推理法.

解答 解:(1)实验探究中阻力的大小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显示的,小车运动距离越长,表示阻力越小;
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
(2)实验探究中,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3)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在实验探究时,我们用到了科学推理的方法,即在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的结论.
①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运用了模型法,不合题意;
②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不能得到完全的真空,这一结论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符合题意;
③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1)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使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
(2)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3)做匀速直线运动;
(4)②.

点评 注意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中,确保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才可以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探究小车的运动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并且要注意在本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甲所示,这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3W”,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刚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右转指示灯发光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A与B接通,电磁铁和电阻R0被短路,右转指示灯发光较亮,此时,由于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A与B分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此循环,右转指示灯会较暗、较亮交替闪烁,上述过程中,右转指示灯两端实际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接通情况下,求:

(1)触点A、B分离时,通过右转指示灯的电流;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右转指示灯交替工作1min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求R2的电阻为20Ω,此时该电路的电功率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图1中,砝码受到的重力是2.6N;如图2,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上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0.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6年3月15日,埃及航空公司一架飞机降落时,飞机前部被一只飞鸟撞出一个大洞.鸟能撞坏飞机,其原因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以飞机为参照物,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C.以地面为参照物,鸟飞行时有巨大的动能
D.这种鸟的硬度比飞机前部金属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这种方法不能(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面是同学们列举的一些有关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发现压在玻璃板下纸条上的字被放大了
B.电影机放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离书本越近,字越大
D.池塘底实际比看起来要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研究产生浮力的原因时,张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薄壁容器A和B右侧面重合,底面间有一高度可以忽略不计的缝隙,容器B底面的中间部分有一面积S=80cm2的方孔;将密度为0.6g/cm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容器B中,将方孔密合覆盖,然后向容器B中缓慢注入15cm深的水,发现木块静止在容器B底部.
(1)求木块的重力;
(2)求木块受到的水的压力;
(3)若在容器A中缓慢注入足够多的水,木块会上浮;求木块刚好上浮时容器A中所加水的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