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斜面上放置一个U形容器,画出当容器装水时的液面位置.
分析: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答:解:根据连通器的道理可知:各个管中的液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连通器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将A、B两小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
相同
相同
,且两球的速度与
质量
质量
无关.
(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到
B
B
球将木块撞的更远.由此得出结论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使小球到达斜面时的速度
不同
不同
,先后撞击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木块.这是为了探究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
v2(选填“>”、“<”、“=”)这是因为
A点的高度高,重力势能大,到达底部时转化成的动能大
A点的高度高,重力势能大,到达底部时转化成的动能大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
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比较步骤
1
1
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不能
(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理由是
没有摩擦力,小球和木块将一直不停地运动下去,无法比较距离
没有摩擦力,小球和木块将一直不停地运动下去,无法比较距离

(5)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后,碰撞到斜面底端水平放置的木块后继续向前运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0.4m后停下,如图所示,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0.5N的摩擦力,设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小球与木块碰撞前的动能为Ek,则Ek
大于
大于
W(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小球还继续运动具有动能
小球还继续运动具有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斜面”的实验中
(1)设计实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将小车拉上斜面顶端,分别测出拉力F,小车沿斜面通过的距离s,小车和钩码总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比较Fs与
Gh
Gh
的大小关系.
(2)实验注意点是:应该沿
斜面向上
斜面向上
拉动小车,使小车做
匀速
匀速
运动.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钩码、弹簧测力计和
刻度尺
刻度尺
等.
(4)实验过程:I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和钩码的总重力G,将小车从斜面底部按要求拉到斜面顶部,读出拉力F的示数.II用刻度尺测出小车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III改变放置的钩码数量,从而改变车重,重复上述步骤两次.进行实验步骤III的目的是:
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5)实验记录: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于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表格:
(6)交流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发现F?s与G?h近似相等.这说明使用斜面虽然省力,但却
距离.小芳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木块代替小车,结果发现F?s明显大于G?h,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斜面上放置一个U形容器,画出当容器装水时的液面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