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小点同学以平均速度为54km/h从马坪驾车到广水,途经长岭时,车在长岭坏了,修了30分钟,马坪到长岭的距离是18km.再以72km/h的速度从长岭驾车到广水,长岭到广水的距离是36km,求
(1)该同学驾车从马坪到广水的平均速度.
(2)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请在图上画出该同学从马坪到广水的位置变化.

分析 (1)已知马坪到广水的路程,由速度变形公式求出时间,再加上修车时间为总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2)由马坪指向广水的带箭头的直线.

解答 解:已知,马坪到长岭的距离,s1=18km,
马坪到长岭的时间,由v=$\frac{s}{t}$可得:
t1=$\frac{{s}_{1}}{{v}_{1}}$=$\frac{18km}{54km/h}$=$\frac{1}{3}$h,
车在长岭坏了,修了30分钟,t2=30min=$\frac{1}{2}$h
长岭到广水的距离s3=36km,速度v3=72km/h,
长岭到广水的时间,由v=$\frac{s}{t}$可得:
t3=$\frac{{s}_{3}}{{v}_{3}}$=$\frac{36km}{72km/h}$=$\frac{1}{2}$h,
马坪到长岭的总路程,s=s1+s3=18km+36km=54km,
马坪到长岭的总时间:
t=t1+t2+t3=$\frac{1}{3}$h+$\frac{1}{2}$h+$\frac{1}{2}$h=$\frac{4}{3}$h,
马坪到长岭的平均速度:
v=$\frac{s}{t}$=$\frac{54km}{\frac{4}{3}h}$=40.5km/h;
(2)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由题意知,初位置在马坪,末位置在广水,如图所示:

答:(1)该同学驾车从马坪到广水的平均速度是40.5km/h;(2)如上图.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常见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内能大的物体把热量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C.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变大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是用弹弓弹射“子弹”的情景,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越弹性势能,“子弹”被弹射得越远;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是因为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速度小,“子弹”被射出的远近可能与“子弹”质量、橡皮筋伸出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要探究这种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情景.实验步骤如下:
(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的大小,即金属块所受的重力;
(2)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
(3)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的示数V2及测力计示数F2;在此实验中,浮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由F1-F2表示出来,量筒内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V1)表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若用ρ表示水的密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F1-F2和ρ(V2-V1)g的值是相等的,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最后两空用题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B超”可以检查诊断治疗疾病,是因为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如下: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2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
(1)小明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R短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2)断开开关S,小明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马上闭合开关S,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片P从原位置向B端(选填“A”或“B”)移动.但老师指出此操作有缺漏,你认为应补充的操作是: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原来电压值.
(3)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
150.4
2100.2
32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到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cm,1.4cm,1.42cm,1.44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1.4cm,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估读值,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为1.4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使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向上
C.
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
拉动玻璃板,玻璃板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生活中有如下一些现象: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上述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