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林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

2)如图a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若仍使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则光屏应_______(选填向上向下”)移动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一支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0,如图b所示则该透镜两倍焦距2f_______ L(选填“>”“<”“ ="),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 (L0L 表示)。

【答案】使烛焰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缩小; 向上; <

【解析】

(1)[1] 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使烛焰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位置,便于观察;

(2)[2] 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因为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3] 蜡烛燃烧变短时,所成的像移到了光屏中心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光屏应向上移动。

(4)[4] 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

所以

[5] 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L0,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所以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绕成了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在F1、F2的拉力作用下分别将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提升重物中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1>W2η12 BW1>W2η12

CW1>W2η12 DW1=W2η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了水,物体浸没后,水全部溢出到旁边的小烧杯中.溢出水倒入量筒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

(1)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两图,结论是______

(2)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图中F1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此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3)根据浮力的知识,由图示信息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N;图丙中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4)爱动手的小明在经历上述探究实验后又制作了如图戊装置——“浮沉子”,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用力挤压塑料瓶后,小瓶下沉;小芳也学着做了一套该装置,可用力挤压大塑料瓶后,小瓶却始终不能下沉,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____(选填“高”或“低”),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__

5)若在第(3)题里用黑色颜料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涂黑,此时在光屏上_________

A.只看到上半部分 B.只看到下半部分

C.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亮 D.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 (选填直线曲线);S′M点的距离 (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_______(填“后面”或“前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_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哪个歌手的歌声

C.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D.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班同学做了与声音有关的实验探究

1)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2)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3)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4)为了进一步探究声音与声源振动快慢的关系,小华逐渐增加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塑料尺,看到塑料尺的振动______(变快/不变/变慢),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 (变高/不变/变低).但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随后他又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响度/音调/音色)

5)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你认为小张小华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接线柱AB间接入导线(其材料为普通铜丝),在接线柱CD间接入熔丝.接通电源,灯泡正常发光,熔丝不熔断;断开电源,在BD间连上一根导线,再次接通电源时,灯不亮,熔丝熔断.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导致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

B. 熔丝熔断时,熔丝中的电流大于AB间导线中的电流

C. 熔丝熔断,但灯泡依然完好

D. 用铜丝代替熔丝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