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明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0)操作步骤如下: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适量的清水: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密度为ρ)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此时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h2管内水柱高度为h1(如图所示)
(1)请你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frac{{h}_{1}}{{h}_{2}}$ρ0.(用h1、h2、ρ0表示)
(2)若要测出该盐水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水柱的高度h1和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h2
(3)为了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目的,应该多次改变管内水柱的高度,并测出橡皮膜与水平面相平时管底到水平面的高度,求出盐水的密度,求平均值.

分析 (1)当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时,管内盐水的压强与管外清水的压强相等,列车关系式,得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2)要得出盐水的密度,需用刻度尺测出两种液体的深度;
(3)要多次测量,可改变盐水深度,测出多组数据,求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 解:(1)由题意知,p盐水=p
则ρ盐水gh20gh1
解得:ρ盐水=$\frac{{h}_{1}}{{h}_{2}}$ρ0
(2)由(1)可知,要测出该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管内水柱的高度h1和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h2
(3)要多次测量,可多次改变管内水柱的高度,并测出橡皮膜与水平面相平时管底到水平面的高度,求出盐水的密度,求平均值.
故答案为:(1)$\frac{{h}_{1}}{{h}_{2}}$ρ0;(2)水柱的高度h1和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h2;(3)多次改变管内水柱的高度,并测出橡皮膜与水平面相平时管底到水平面的高度,求出盐水的密度,求平均值.

点评 本题是利用平衡法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关键知道盐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与水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一台抽水机功率来抽水灌田,10分钟能将7×104N的水提到6米的水渠里,抽水机所做的功为2×105J,它的功率为700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他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方便测量力臂.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次数F1/Nl1/cmF2/Nl2/cm
111025
2210120
3215310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中考体育测试跳绳项目中,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的高度约为5cm.他跳绳时的功率约为(  )
A.1000WB.100WC.10WD.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20cm深的水,弹簧测力计(0刻度线与1N度线之间的间隔0.8cm)下用细线挂着一个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物块,物块的下表面与水面刚好相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现向容器中缓慢倒水,直到物块有四分之三浸在水中,求:(取g=10N/kg)
(1)此物块的密度;
(2)倒入水的质量;
(3)倒入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重庆一中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模型.设此模型杯内胆中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热平衡后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52℃;然后将杯内水倒掉,迅速将200g室温某液态物质倒入该杯,摇一摇,这种液态物质的温度可升至44℃,则这种液态物质的比热容为2.1×103J/(kg•℃)(c=4.2×103J/(kg.℃),忽略整个过程中内胆及空间的热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当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学生听到老师讲话的响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远近有关;当我们不想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经常堵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陈赫同学做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下(填“上”、“下”)调节,调整后,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