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实验的凸透镜焦距是10cm.
(1)小明首先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2)如图所示,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则光屏在60-70(填“50-60”、“60-70”或“70-100”)cm刻度线范围内移动,光屏上才能得到清晰倒立的、缩小(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完成上述实验以后,保持各元件位置不变,若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需将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说明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分析 (1)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当u=f时,不成像;当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3)远视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使得成像靠近凸透镜.

解答 解:(1)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所以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2)如图所示,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则光屏在60-70cm刻度线范围内移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像应该成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的这一原理;
(3)远视眼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烛焰发出的光经两个凸透镜的两次会聚后,成像的位置必定在原来像位置的左侧,故光屏向左才能承接到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2)60-70;缩小;照相机;(3)左;会聚.

点评 器材先摆放后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摆放到一条直线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摆放时强调“蜡烛”、“同一直线”,调节时强调“烛焰”、“同一高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
(1)在玻璃罩内放一个能正在发声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
(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音乐声将会减弱.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不能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玻璃罩内没有完全抽成真空.
(4)该实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育才中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想测出家用手电筒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4.5V)、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2.5V的待测手电筒灯泡(电阻约为7Ω),滑动变阻器两个(A:“5Ω  2A”;B:“20Ω  0.5A”).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R=$\frac{U}{I}$;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B(选填“A”或“B”);
(2)如图甲所示是实验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亮度变暗).
(3)该组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很小,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起作用,你认为导致该故障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都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若某时刻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为了测定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5)如图丙所示是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其的电流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小灯泡的电阻是10Ω.
(6)同组的小林同学对图丙中的图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生活中手电筒灯泡总是在开灯的一瞬间容易烧坏的原因,结合小林的分析,你认为该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该组同学完成实验后,又想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在检查器材时发现电压表0~15V量程已经损坏,0~3V量程还可以正常使用,在不添加器材的情况下,请帮该组同学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要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几节新干电池、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2.5伏小灯泡、定值电阻RX等器材.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2)表1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填写相关的栏目.该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护电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
表1
实验
序号
1
2
3
(3)某小组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其实验原理是R=$\frac{U}{I}$.他们将定值电阻RX连入A、B间,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b)所示,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移动滑片测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12.4欧姆(保留一位小数).
表2
电压(V)电流(A)电阻(Ω)
11.70.1412.1
22.80.2212.7
34.00.3212.5
(2)该小组同学用小灯泡换下电阻,想接着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泡很亮且一闪就熄灭;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妥之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移至最大阻值处.他们再取相同规格的小灯泡重新正确实验,测量数据如表3所示.根据表3中的实验数据,甲同学认为小灯泡额定功率是0.43瓦,乙同学认为是0.65瓦.请你判断甲、乙正确与否,并简述理由:乙正确;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此时的电功率为0.65W.
表3
电压(V)电流(A)电功率(W)
(1)1.30.160.21
(2)2.50.260.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小章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他按图(a)所示的电路连接实物,并把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123
电压/V1.001.702.70
电流/A0.140.22
电阻/Ω7.17.7
(1)在电路连接过程中,电键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目的是保护电路.
(3)小章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7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读数为0.30安,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9欧.
(4)老师看了他的记录,提示说:你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同学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时大时小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温度有关,并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证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周围的温度会下降吗?请你解释一下,夏天使用电风扇会感觉凉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甲、乙两台机器,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90%,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的功率一定比乙机器大
C.甲机器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区分是哪种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C.物质甲的质量大于物质乙的质量
D.物质甲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物质乙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