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分析 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①光沿直线传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光的反射:知道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光的折射: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其中光的色散其实质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各类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用镊子取砝码
B.
       用核桃钳捏核桃
C.
      用扳手拧螺帽
D.
    用开瓶盖器开瓶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每种物质都有三态变化.下列关于水三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清晨,草叶上会有霜出现,这是水发生了凝固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门后会看到“白气”,这是水蒸汽发生了液化现象
C.春天的早晨,树叶上会有露珠,这是水发生了熔化现象
D.炎热的夏天,经常有人在地面上洒水,而过一会地面就变干了,这是水发生了汽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红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U=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Ω,1A”、R2“20Ω,0.5A”和R3“50Ω,0.2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1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红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路,她应选用规格为R2的滑动变阻器(选填“R1”、“R2”或“R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压和保护电路.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因接触不良导致不亮,此时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选填“有”或“无”).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小灯泡U-I图象如图3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25W.
(5)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或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6)在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红增加了一只10Ω的定值电阻R并利用原有器材,也测出了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步骤如下:
①按照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电路;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灯泡正常发光;
③断开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电流表改接在灯泡所在支路中,再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④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UI(或2.5V×I).
(7)小红完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继续分别用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她依次将5Ω、10Ω、15Ω、20Ω、25Ω接入电路中,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得到如图5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小红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不变.从而得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在学习了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后,她做了如下实验:想测出未知物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A组装好天平,将其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水平;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请把它正确的顺序写下来ACB(填序号)纠正错误后,天平的游码刻度和砝码大小如图甲所示,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9g.
(2)测液体的体积时,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测得液体的体积是30ml,大家对小明的做法有异议,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液体的密度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改进后,测出了几组数据,并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4)小红突发奇想,想用一把刻度尺、细针、烧杯且烧杯中有足够的水测出身边一块不规则蜡块的密度,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用刻度尺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1
(b)将蜡块放在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深h2
(c)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3
(d) 用以上字母及你所添加的字母表达出蜡的密度表达式ρ=$\frac{{h}_{2}-{h}_{1}}{{h}_{3}-{h}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光学实验,组员陈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甲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无法区分像和玻璃杯后面的蜡烛;
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记下像与物的位置;
③移动蜡烛A(选填“A”或“B”),重做三次实验,如图乙.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④陈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每年 3 月至 4 月时,广东出现“回南天”,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这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在此过程中,需要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打开(填“打 开”或“关闭”)窗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C.
北京故宫的日晷
D.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动滑轮重
G动/N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
高度h/m
绳端收到的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510.10.60.355.6
20.520.11.00.366.7
30.540.10.3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种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匀速上升(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试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1.8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