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所示,R1=4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当P在Rab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电源电压U;
(2)Rab的最大值.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滑片P在b点时或P在Rab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连接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b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Rab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frac{{U}_{滑}}{{R}_{ab}}$=$\frac{3V}{{R}_{ab}}$,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I(R1+Rab)=$\frac{3V}{{R}_{ab}}$×(40Ω+Rab)------①,
当P在Rab中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frac{1}{2}$Rab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frac{{U}_{滑}′}{\frac{{R}_{ab}}{2}}$=$\frac{2V}{\frac{{R}_{ab}}{2}}$=$\frac{4V}{{R}_{ab}}$,
电源的电压:
U=I′(R1+$\frac{{R}_{ab}}{2}$)=$\frac{4V}{{R}_{ab}}$×(40Ω+$\frac{{R}_{ab}}{2}$)------②,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frac{3V}{{R}_{ab}}$×(40Ω+Rab)=$\frac{4V}{{R}_{ab}}$×(40Ω+$\frac{{R}_{ab}}{2}$),
解得:Rab=40Ω,
电源的电压U=I(R1+Rab)=$\frac{3V}{{R}_{ab}}$×(40Ω+Rab)=$\frac{3V}{40Ω}$×(40Ω+40Ω)=6V.
答:(1)电源电压为6V;
(2)Rab的最大值为40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好电源的电压不变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5.试根据电路图,将如图所示的元件连接成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在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了6L的天然气加热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水.若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约为3.15×107J/m3.试求:
(1)6L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2)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般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书本B.铁钉C.玻璃杯D.塑料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分析电路图可知,电动机“M”和照明灯L是并联的,当关上电冰箱门后,开关S2是断开(选填“闭合”或“断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来防伪的;夜视仪则是利用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来原理来夜间侦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滑轮组下端用细线吊着边长为0.2m的正方体物块,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F1=12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强为6500Pa;若用力F2竖直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时,物块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g取10N/kg.则(  )
A.动滑轮重150 N
B.物块的质量为40 kg
C.若以0.2 m/s的速度匀速提升物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80%
D.若以0.2 m/s的速度匀速提升物块,竖直向下的拉力大于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4.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中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将电源符号填入虚线框内并画出该通电螺线管导线的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①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EADBC(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