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观察下列四幅图,完成以下填空

(1)图(a)中,正在发声的手机被悬在水中,还能听到声音,说明水能传声.
(2)图(b)中,敲击乙音叉时,与甲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图(c)中,在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撒些小纸屑,看到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4)图(d)中,公路安装了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采用转换法,把微小振动放大.
(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 解:(1)手机悬被悬在水中,还能听到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2)音叉乙的声音不但能传到音叉甲,而且能引起音叉甲的振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喇叭发出声音时,纸屑跳动,说明喇叭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4)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故答案为:
(1)水能传声;
(2)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发声体在振动; 
(4)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点评 本题通过生活实例考查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以及有关噪声问题,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是中考重点考查的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撑的金属导体A和B,使他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则A端此时会带负电,然后把A,B分开,再把C移去,则B的带电情况是:带正电.(选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6V 3W”字样,R1=20Ω,先将S1、S2都闭合,灯恰好正常发光;再将S1、S2都断开,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4A,设灯丝的电阻不变.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3)S1、S2都断开时,10s内灯泡消耗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中的仪器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出所测液体压强大小的.图(a)、(b)为“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若利用图(b)、(c)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图中两容器内的水面不需要保持相平(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图(c)中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h不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mB.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C.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慧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A.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小慧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油.
(3)小慧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她制定了两个方案: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小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油,用两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0123456
水的温度/℃20222426283032
油的温度/℃20242832364044
(4)该同学选择的是方案B.由表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油升高的温度多;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5)在这个实验中,使用加热时间间接表示水和油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电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值为12V,电动机的电阻为1Ω,R的电阻值为10Ω,当电动机正常工作电路中的总功率为22W,求:
(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电动机的热功率;
(3)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ON为法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
(1)实验时,他把此装置中的小门推开,小门上就看不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他应该改变入射角角的度数,改变时要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
(3)在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
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到光线;
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③④;属于结论的是①②.(均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