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过程中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右(填“左”或“右”)移动3格.
(2)图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填“保持水平平衡”或“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3)如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错误结论.你认为她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动力/N 动力臂/cm阻力/N  阻力臂/cm
 3 4
(4)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
(5)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实际测得的拉力大小比理想状态时的数值偏大,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分析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倾斜时,杠杆的重心偏向杠杆下沉的一端,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出右边的钩码所挂的位置,然后与现在的位置右边4格作比较,得出钩码应向右移动的格数.
(2)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F1L1与F2L2的乘积,若F1L1=F2L2,杠杆平衡;若F1L1≠F2L2,杠杆就不平衡,会沿FL的值大的F的方向转动;
(3)小华只由一次实验的数据就得出结论是不可靠的;应该多做几次,得到多组数据,分析得出规律;
(4)杠杆平衡是指杠杆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的状态.杠杆可以在任意位置保持平衡但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最好是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5)杠杆本身是有重力的,为了消除杠杆本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将支点作用在杠杆的重心处即杠杆的中点.

解答 解:(1)由图示左端下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边的螺母向右调节;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左边=2×3=右边=1×L1,所以L1=6,所以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3格.
(2)将图甲中的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左边=3×3=9;右边=2×6=12,所以右边的乘积大于左边的乘积,杠杆右边钩码的重力方向转动,即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只从一次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必须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得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出现.同时,力和力臂是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相加;
(4)杠杆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杠杆右端下沉说明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5)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所以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故答案为:(1)右;3;
(2)顺时针转动;
(3)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4)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
(5)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点评 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判断杠杆是否能保持水平平衡只要看“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如果乘积相等,则杠杆平衡;若乘积不等,那么杠杆将向乘积大的一边下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波段上,用于发射电视信号的无线电波属于(  )
A.短波B.中短波C.长波D.微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D3107次动车从霞浦开到福州147km,所用时间53min,求动车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给下列的物体填上适当的单位
(1)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km/h;     
(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0.02~20kHz;
(3)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103g;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3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压强计(填仪器名称)做了如图乙所示的(a)、(b)、(c)三次实验.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选填“质量”或“密度”)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能(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烛焰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江涛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凹(填“凸”或“凹”)透镜.
(5)若将光源“F”放在33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体中,质量为50k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人B.一只鸡C.一头大象D.一只蚂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利用下列哪种简单机械,可以用100N的力提起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  )
A.一根杠杆
B.一个定滑轮
C.一个动滑轮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趣味,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密度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质量不变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