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做测量电阻的实验,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2)小明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了部分数据如下表,第4次实验的灯泡电阻为Ω.

序号

1

2

3

4

5

U/V

1.0

1.4

1.7

2.0

2.5

I/A

0.14

0.19

0.22

0.25


(3)在进行第5次测量时,他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缓向( 左/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A.
(4)老师发现上表数据中有一组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它是第(填写表格中表示序号的数字)组.
(5)小明完成了测量后,注意到几次测量数据算出的电阻值并不相同,他认为这是由于读数误差造成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6)同组的小华再次实验时,发现电路工作不稳定,灯泡时亮时灭,且不亮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请你帮他判断故障的位置及原因:

【答案】
(1)解:如下所示:


(2)8
(3)左;0.3
(4)1
(5)不同意
(6)灯座处接触不良
【解析】解:(1)灯的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变阻器按一上一上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2)由表中数据,根据欧姆定律,第4次电阻R= =8Ω;(3)在进行第5次测量时,要增大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故他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缓向 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0.3A.(4)由表中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约为R= =7.73Ω,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电压表示数最小,定值电阻两端的最小电压U最小= ×6V=2.62V>1V,所以第1组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5)不同意,困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由于读数误差造成的.(6)经分析,同组的小华再次实验时,发现电路工作不稳定,灯泡时亮时灭,且不亮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所在支路断路了,原因是:灯座处接触不良.
所以答案是:(1)如上所示;(2)8;(3)左; 0.3;(4)1;(5)不同意; (6)灯座处接触不良.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掌握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600N的物体在20s内匀速上升了4m,巳知动滑轮重为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
A.滑轮组对重物做的功为2400J
B.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260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5.6%
D.提升的重物变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收藏有一块精美的贺兰石工艺品,如图所示.为测量这块贺兰石的密度,他进行如下实验:
(1)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得它的质量为g;
(2)接着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将贺兰石没入水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这块贺兰石的体积为mL,由此算出贺兰石的密度为kg/m3
(3)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会导致最终得到的贺兰石的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
(4)小明做该实验时,利用上图中的甲、乙中的数据,根据所学的浮力知识,也计算出了贺兰石的密度值.若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 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 请你用字母将贺兰石的密度推导出来.(水的密度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内环高架的建成使我市有了大城市的“气势”,高架全程限速80km/h,小明爸爸驾车经过20km的一段路面,最快只需min,小明看到道路两旁的路灯急速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一辆洒水车在水平的高架路面上匀速洒水作业,在洒水过程中,它的动能(变大/不变/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时,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而不是直接用冷水做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加热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图乙为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由图象知水的沸点为℃.
(2)小华平常在家中烧开水时,常常是听到水发出响声,就认为水烧开了,通过实验,她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判断水是否烧开应根据的现象.
(3)实验结束,她应先(取走温度计/吹灭酒精灯/移走并熄灭酒精灯).
(4)若实验中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些,请在乙图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13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13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其次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然后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

这时,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几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

A.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左移适当距离

B.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

C.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适当距离

D. 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右移适当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