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

 

【答案】

D

【解析】由于本题中物像异侧,说明此像是一实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之外。

即f<18 cm<2f            ①

20 cm>2f                ②

综合① ② 解得9 cm<f<10 c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南京一模)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的几种说法(  )
(1)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2)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可能在光屏上找不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虹口区二模)小陆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发现老师上课使用幻灯机时,随着老师的调节,同一物体所成像的高度随之变化.小陆由此想到:不同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处,所成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解决此问题,他在实验室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取不同高度的物体分别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与像在光屏上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f1<f2
表一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1 14 18.7 5 6.7 1.34
2 14 18.7 8 10.7 1.34
3 12 24 5 10 2
4 12 24 8 16 2
表二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5 18 22.5 5 6.25 1.25
6 14 35 5 12.5 2.5
7 12 60 5 25 5
8 12 60 8 40 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7与8等数据中的物距、物高及像高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和像距相同时,像高随物高的增大而增大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和像距相同时,像高随物高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6或3与7或4与8
1与6或3与7或4与8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与物高均相同时,像高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陆同学计算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后记录在表一、表二的最后一列,并由此得出了结论:
(a)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相同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相同

(b)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
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不同,透镜焦距越大,像高与物高的比值越大
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不同,透镜焦距越大,像高与物高的比值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上像的性质

序号 焦距/cm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10 35 14 倒立、缩小、实像
2 10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3 10 25 16.7
4 15 35 26.3 倒立、缩小、实像
5 15 30 30 倒立、等大、实像
6 15 25 37.5
(2)如图甲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
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
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移(选
填“左”或“右”).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3.50cm.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测量像距时的误差
测量像距时的误差
(写出一种即可).
(6)实验表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并且还随着物距的改变而改变.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丙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结合(1)中的表格分析,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像.你认为接下来应如何操作?
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
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
(选填“换用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并适当移动光屏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陆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发现老师上课使用幻灯机时,随着老师的调节,同一物体所成像的高度随之变化.小陆由此想到:不同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处,所成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解决此问题,他在实验室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取不同高度的物体分别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与像在光屏上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f1<f2
表一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11418.756.71.34
21418.7810.71.34
312245102
412248162
表二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51822.556.251.25
61435512.52.5
712605255
81260840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7与8等数据中的物距、物高及像高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与物高均相同时,像高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陆同学计算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后记录在表一、表二的最后一列,并由此得出了结论:
(a)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________.
(b)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陆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发现老师上课使用幻灯机时,随着老师的调节,同一物体所成像的高度随之变化.小陆由此想到:不同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处,所成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解决此问题,他在实验室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取不同高度的物体分别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与像在光屏上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f1<f2
表一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11418.756.71.34
21418.7810.71.34
312245102
412248162
表二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51822.556.251.25
61435512.52.5
712605255
81260840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7与8等数据中的物距、物高及像高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与物高均相同时,像高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陆同学计算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后记录在表一、表二的最后一列,并由此得出了结论:
(a)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______.
(b)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