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学习了弹簧测力计后,小明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它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获得表两组数据.(实验结束,两根弹簧均恢复原长)
对弹簧的拉力
F/N
00.51.01.52.02.53.03.54
弹簧1伸长量
△L/cm
01.53.04.56.07.58.08.38.5
弹簧2伸长量
△L/cm
00.81.62.43.24.04.85.35.6
(1)请在图中画出弹簧1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象;
(2)用弹簧1和弹簧2制作的弹簧测力计一次能测量的最大的力分别是3N、3N.
(3)分析图中弹簧2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出弹性限度后,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不再成正比
(4)若用这两种弹簧制作刻度的格数和每格间距均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则用弹簧1制作的测力计测量精确程度相对较高.(选填:“弹簧1”或“弹簧2”)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在分析具体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比值是否始终相等,如果一旦不相等,说明它有可能超过了弹性限度;
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伸长越明显的弹簧,测量会越精确,伸长越不明显的弹簧,一般量程会更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选择.

解答 解:
(1)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表中数据所示,用弹簧1和弹簧2制作的弹簧测力计一次能测量的最大的力都是3N,原因是拉力在3N之前,拉力每增加0.5N,弹簧1伸长1.5cm,弹簧2伸长0.8cm,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而拉力在3N以后,就不存在这种正比关系;
(3)图中曲线所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出弹性限度后,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不再成正比;
(4)读图象可知,在拉力相同时,弹簧1的伸长更明显,因此它适合制作精确度较高的测力计,弹簧2的伸长更不明显,而且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它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测力计.
故答案为;(1)见上图;(2)3;3;(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出弹性限度后,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不再成正比;(4)弹簧1.

点评 自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找准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标出刻度,同时测定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在使用时不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物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1)晓盟同学用称量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2.2  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0.2N.
(2)杨刚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20 mL,根据F=GVg可计算出浮力为0.2N.(g取10N/kg)
(3)若要测量木块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ρ<ρ),选用上述提供的量筒一种器材就能一次测得,理由是: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8.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向水面,画出反射光的准确方向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小华利用钩码、弹簧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0.5(N/cm)•x.
钩码重G/N0.511.522.53
弹簧伸长量x/cm123456
弹力F/N0.511.522.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大小(电源电压3V,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

(1)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短路.
(2)断开开关,排除故障再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未知电阻的阻值大小为4Ω.
(3)小明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的大小,其中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S、S1,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记为U;
②断开S1,再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记为U1
(4)请用测量值U、U1和已知阻值的电阻R0的符号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frac{{U}_{1}}{U{-U}_{1}}$×R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明家的轿车车身质量为1800kg,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10-2m2,“五一”期间,他们一家自驾车外游,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到目的地.
(1)若该车的发动机输出功率恒定为90kW,求轿车以54km/h速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
(2)小明一家及随身物品的总质量为200kg,求该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汽车以90kW的输出功率行驶1h,至少要燃烧多少L的汽油?(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老师指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这是因为通过一次测量得出结论,结论具有偶然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原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重给实验带来影响
(4)丙图中若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力相等,则测力计与杠杆之间的夹角等于30°(填锐角的度数),测力计在丙图中A点改变不同的角度时所用的最小拉力是$\frac{1}{2}$G(设钩码总重为G).该实验还说明力臂应该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端午节小王坐动车到南昌旅游,下列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小王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飞驰的列车为参照物
B.火车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水杯受到的惯性减小
D.小王在赣江观看了场面激烈的龙舟赛,参赛选手使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我国正大力发展核电,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水,将核能转化为水蒸气的内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动,转化为电能;核能是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 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