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frac{s}{t}$;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图中AB的路程SAB=40.00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分析 (1)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frac{s}{t}$,只要能够测出路程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
(3)由图读出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4)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5)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

解答 解:(1)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frac{s}{t}$,只要能够测出路程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停表(或秒表);
(2)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保持较缓的坡度,这样可以减慢小车下滑的速度,使小车运动时间长一些;
(3)由图知,小车通过上半段ABs1=40.00cm,所用的时间是t1=1.6s,所以平均速度式
v=$\frac{s}{t}$=$\frac{0.4m}{1.6s}$=0.25m/s=25cm/s;
(4)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时,根据公式v=$\frac{s}{t}$可知,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小,速度就会偏小;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时间,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v=$\frac{s}{t}$;(2)小;长;(3)40.00;25;(4)小;(5)不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frac{s}{t}$求出平均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烧杯里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不能(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不能继续吸热.如果试管中装的另一种液体,重复上面的实验,发现这种液体能沸腾,原因是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某同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均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均熄灭,这两只小灯泡是并联;若将L1取下,发现L2亮,则一定并联(均填“一定”或“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6.将图中所示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L1和L2并联,S1只控制L1,S2同时控制L1和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A、C两球来进行比较.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使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处滚下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A、B两球来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S2,断开S1、S3时,电路是断路B.闭合S1、S2、S3时,电路是通路
C.闭合S1、S3,断开S2时,两灯并联D.闭合S2、S3,断开S1时,两灯串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
 加热时间 0 1 2 3 4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34 36  38
 甲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两套装置中应控制加热时间、水的质量和水的初温相同.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传值较大的是煤油.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不可靠,原因是: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图甲所示是奥斯特实验,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图乙所示的是小明同学自制的电磁铁,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电磁铁的左端为S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
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
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
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8.00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不变的光斑.
(3)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