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然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B.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1.25A
C.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

分析 知道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发光,小于额定电压时灯泡能发光但较暗;所以先根据灯泡的工作情况判断出灯泡的连接方式,再结合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确定电表的性质,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解答.

解答 解:根据P=UI可知:灯泡L1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1额=$\frac{{P}_{1额}}{{U}_{1额}}$=$\frac{3W}{3V}$=1A,灯泡L2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2额=$\frac{{P}_{2额}}{{U}_{2额}}$=$\frac{3W}{6V}$=0.5A;
由P=$\frac{{U}^{2}}{R}$得:灯泡L2的电阻R2=$\frac{{{U}_{2额}}^{2}}{{P}_{2额}}$=$\frac{(6V)^{2}}{3W}$=12Ω;
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1A,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小于I2=0.5A,
由此可知: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所以L1、L2并联;
则A一定是电流表;B是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
C是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量电源电压;
由于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c电压表示数为U=U1额=3V;故A正确,C错误;
则I2=$\frac{U}{{R}_{2}}$=$\frac{3V}{12Ω}$=0.25A,
则干路电流I=I1+I2=1A+0.25A=1.25A,故B正确;
灯泡L2的实际功率P2=UI2=3V×0.25A=0.75W,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灯泡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关系、电表的正确使用,关键是考查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表正确使用的理解与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蜜蜂不带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440次.苍蝇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147-200次.蜜蜂不带花蜜飞行时和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  )
A.蜜蜂比苍蝇高B.苍蝇比蜜蜂高C.苍蝇蜜蜂一样高D.无法确定哪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17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用伏安法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完成图乙中实物连接.
(2)如图丙所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8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8.9Ω(保留1位小数).
(3)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U关系图象(如图丁),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若将这样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V的电源两端,则此时两个小灯泡的总电阻为10Ω.
(5)为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R0的阻值已知且电源电压不变,结果她并不能测出Rx阻值,原因是开关S接通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中国核潜艇在捍卫中国领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核反应堆是将核能转化为内能.为了执行任务,当它从长江潜入到东海时,假设潜入深度不变,则所受浮力增大,潜艇机身所受液体压强增大(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1.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S极,以及电源的“+”、“-”极接线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阅读以下材料:
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
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想到自己的假设,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晓丽像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
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它的粘性变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图2中的B图象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时间.
(4)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铝块的密度是2.7×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一块铝板,测得它的体积为2cm3,则它的质量是5.4g,将铝板截去$\frac{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2.7×106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