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把标有“6V,3W”和“6V,6W”的两盏电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要使每个灯泡都不损坏,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应为9V,若将两灯并联接入电路中,为了保证灯泡安全,则干路的电流最大应为1.5A.

分析 (1)已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P=UI先计算出两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两灯串联后,正常发光的是电流较小的一个,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两灯的电阻,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
(2)并联时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两灯的额定电压可得出各自的额定电流,最后求出干路的最大电流.

解答 解:(1)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1=$\frac{{P}_{1}}{{U}_{1}}$=$\frac{3W}{6V}$=0.5A,
I2=$\frac{{P}_{2}}{{U}_{2}}$=$\frac{6W}{6V}$=1A,
由I=$\frac{U}{R}$可得灯泡电阻:
R1=$\frac{{U}_{1}}{{I}_{1}}$=$\frac{6V}{0.5A}$=12Ω,
R2=$\frac{{U}_{2}}{{I}_{2}}$=$\frac{6V}{1A}$=6Ω,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所以正常发光的是“6V 3W”的灯泡,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电源电压:U=I1(R1+R2)=0.5A×(12Ω+6Ω)=9V;
(2)由灯泡标有“6V,3W”和“6V,6W”可知,两灯并联时,电源电压最大为6V,则由前面的计算可知,两灯均正常工作,
其电流分别为:I1=0.5A,I2=1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则所干路最大电流为:I=I1+I2=0.5A+1A=1.5A.
故答案为:9;1.5.

点评 本题考查电流、电阻、电压的计算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欧姆定律公式及串并联电路特点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楠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和创新的学生,学习了光学知识后:

(1)在如图1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将玻璃板移走,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学完了热学知识后,小楠想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呢?于是他取了沙子和水这两种不同物质,从而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盒,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等.
在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很多问题,下面是小楠同学的实验步骤,请根据要求补充完成:
(4)先测量质量(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5)在实验时只要控制加热时间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温度变化(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
(6)根据小楠同学得出的结论,结合图乙的信息,此时是中午(选填“中午”或“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5,若甲的密度是3×103Kg/m3,则乙的密度是5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5°30°45°60°
折射角γ11°22.1°35.4°40.9°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现和折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质量为1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水平拉动木箱时,摩擦力是木箱所受重力的0.2倍.(g取10N/kg)
求;
(1)拉力的大小是多少?
(2)此时木箱受到几对平衡力?它们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frac{s}{t}$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坡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40.0cm,VAB=0.2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变速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1)如图1所示秒表所示时间为337.5s.
(2)用图2所示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1.80cm.
(3)如图3所示是冰柜里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是-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按要求填空

(1)如图1烛焰放在正在发声的喇叭前方,烛焰晃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如图2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紫光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它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3)如图3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读数是38.3℃;
(4)如图4所示,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直接(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发现它上面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所示,必须沿水平 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 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为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