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A 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 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螺线管上端是 S 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螺线管上端是 N 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大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见解析

【解析】

[1][2]ABC.电流由下方流入,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端为N极,螺线管下端为S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且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变小,磁性减弱,所以,电磁铁和条形磁铁相互排斥的斥力减小,弹簧要伸长,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AC错误,B正确;

D.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R分压较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错误。

故选B,理由如上所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信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轻推案板,案板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用刀切较硬食品前先磨刀,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C.夹菜时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杆

D.煲汤时发现油珠漂在水面上,说明油的密度比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10Ω,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50Ω,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原理是_____。(用公式表示)

2)实验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填“R1”或“R2”)。

3)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4)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的电阻将变_____

5)当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一半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_____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 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 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2A20Ω 1A)两个,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导线若干.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移至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测得多组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先把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接着又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当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小明应将滑片P_______端移动至适当的位置,目的是_______

5)小明实验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该是_______.如果小明没有正确选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就会现这样的情况,当把_______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涛同学学习了压强知识后,利用一杯水,一块橡皮膜,细线,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把刻度尺测出了酒精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先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如图a),然后将有橡皮薄膜的一端浸入水中,测出深度h1(如图b);

(2)在玻璃管中加入酒精,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出管内酒精到管底橡皮膜的高度h2(如图c)。

请推导出酒精密度的表达式,ρ= __________________ (用已知量、测量量表示,比如水的密度用ρ表示)。推导过程:______(测量量用字母表示,推导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先让纸板A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束EO,并找到反射光束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为了排除所得规律的偶然性,要改变________的角度,多测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并进行比较;再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________的两侧;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3)如果探究反时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将纸板B向后旋转,________(“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如图乙所示,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__(“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

(1)实验中必须取________(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实验中用________(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________(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通电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表中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则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若甲液体是水,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甲

150

20

6

40

液体乙

150

25

6

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回答题。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磁体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它们的磁场是否有联系?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十分相似。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认为,在物质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如图所示。

安培的假说能够解释一些磁现象。一根铁棒未被磁化的时候,内部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如图24甲所示。当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铁棒被磁化,两端对外界显示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如图乙所示。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激烈的热运动或震动使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无章了。在安培所处的时代,人们不知道物质内部为什么会有分子电流。20世纪后,人们认识到,原子内部带电粒子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运动对应于安培所说的分子电流。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

A.安培为什么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B.铁棒被磁化后为什么对外显示出磁性?

C.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D.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为解释地球的磁性,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