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在容器底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A球体积最大,C球的体积最小
D.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A球的体积最大,C球的体积最小

分析 根据ABC三球在液体中的状态,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浮力的大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gV判断出V排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物体体积的关系.

解答 解:
ACD、物体漂浮时F=G,V<V;悬浮时F=G,V=V;物体下沉时F<G,V=V.
三个小球A、B、C放在同一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则可知A、B受到的浮力相等,由FgV得,A、B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可知VA>VB
C球下沉,说明其受浮力小于重力,根据FgV得,C球的体积小于B球的体积.即VA>VB>VC,故A错误,CD正确;
B.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若为实心,则在同种液体中的浮沉状态相同,可知C下沉,A漂浮,B悬浮,可知AB一定为空心,故B说法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物体漂浮(F=G、V<V、ρ>ρ)、悬浮(F=G、V=V、ρ=ρ)、沉底(F<G、V=V、ρ<ρ)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已知流过一只电阻为200Ω的灯泡的电流是0.2A,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联一个电阻为120Ω的电烙铁,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0.5A.
(2)有一水泵,它的电动机功率为5kW,能在2h内从7.5m深的地方抽出200m3的水,这台水泵的效率是4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B.4.2×105J
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a(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3)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甲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9cm~10cm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茫茫雪原上,步行者常会陷入雪中,脚踩滑雪板者却不会陷下去,(如图1)针对此现象
(1)你能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图2是小萌利用小方桌模型、砝码、海绵来探究这一问题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小萌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②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把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受力面积,由现象可得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若要使乙图中小方桌模型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将乙图中的小方桌模型反过来按图甲放置(或将乙图中小方桌模型上再增加砝码)
④小萌将小方桌模型和砝码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丙所示,比较甲、丙两种情况后,小萌认为压力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你对此结论做出简要的评价在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时要求被压物体的材料相同,所以小萌的结论是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1:2,路程之比为2:3,则时间之比是(  )
A.1:1B.1:2C.4:3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甲所示.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如果司机以60km/h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35m.
(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图乙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刹车方式二(选填“刹车方式一”、“刹车方式二”)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
(3)检测中,相同的A、B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A车采取方式一刹车,B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B(A/B)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理由是由图象可知,在撞击时B车的车速较大,因此其动能更大,破坏性更厉害(请结合图乙中曲线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试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在2V的电源上,两者功率比为1:1
C.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在3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0.9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起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电路总功率为4.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