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探究成真!与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程类似,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往往也被某些生活表象迷惑.通过学习和探究,我们最终拨开迷雾,获得新知.回顾你的学习历程,列举一个这样的案例,要求写出物理规律名称(或内容)、遇到的困惑,并简要说明学习过程.
解:(1)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3)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03/51d6c73c273c2.png)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②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人们在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人们开始时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都认为如果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的开放性很强,只要是人们开始时有错误的认识,经过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都是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