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图 A、 B、 C、 D 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功工作示意 图 ,图 E、 F是演示实验的示意 图 , C 图是________ 冲 程 , 与 它 原 理 相 同 的 是 ________图所示的演示实验 , 汽油机的工作示意 图 中机械能转化为内 能 的冲程是 ________ 图(后两空选填字 母 )
【答案】做功 F B
【解析】
(1)判断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先看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情况,进气门打开的是吸气冲程,排气门打开的是排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是压缩冲程或者做功冲程;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和做功冲程.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分别观察各图:
A图,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
B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此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此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
E图,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F图是水蒸气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将塞子冲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综上所述,图E、F是演示实验的原理示意图.C图是做功冲程,与它原理相同的是F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B图.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路线赶赴距出发地480km的目的地,如下图所示折线OABC、线段DE分别表示甲、乙两车所行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甲车中途修车,修车前后速度相同。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车出发时间相差多久?途中甲、乙相遇几次?
(2)求出图中a的数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
(3)求出图中b的数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
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m1=_____;
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6.2g,则量筒中样品油质量表达式为m1﹣m2;
D.读出量筒中样品的体积为V,如丙图所示;
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_____g/cm3;
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_____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记录了多次不同时刻该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在组装图甲的实验装置时,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 (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要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器材有__________;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结合图乙判断,该物质可能处于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态;
A.固 B.固液共存 C.液 D.固或液或固液共存
(3)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实验中记录了多次该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其目的是为了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消耗的汽油为1.2kg.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1.2×103N,汽油的热值q=4.6×107J/kg.问:
(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功率(即1秒时间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眼球太长或者太短,视网膜上的像就会变得模糊,幸运的是通过佩戴眼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B.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水、煤油)。选 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 a 物质是________。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___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灯丝乙的U-I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电阻值保持10 Ω不变
B. 乙的电阻值保持20 Ω不变
C. 甲乙并联,当电源电压为2 V时,电路中总功率为0.6 W
D. 甲乙串联,当电路中电流为0.2 A时,甲两端的电压为2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 通过U型管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的压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有关。
(3)为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得出结论。他的方法是________(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